济群法师:敢于审视传统佛教中的陈规陋习

2014-05-12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核心提示:济群法师出生于闽东,父母都是虔诚佛教徒。幼时,在双亲的带领下,全家信佛并吃长素。在他印象中,家里常年有僧人来住宿、吃饭,而母亲总是热情招待,家中每天早晚都念经拜佛。一年秋天,母亲发心到闽东支提寺帮忙修补藏经,14岁的济群跟着同去,在支提寺生活了三个多月,这在他的内心埋下了深厚的善根,也成为日后出家为僧的缘起。1979年,他从福州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0年进入中国佛学院,1981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道次第等课程。近30年来,济群法师在修学之余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佛学论著,并积极从事弘法,时常在欧洲、澳洲地区和我国大陆及港台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和寺院应邀演讲。著有《济群法师谈人生》系列丛书、《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认识与存在》、《菩提大道》、《开启内在智慧的钥匙》、《禅语心灯》、《心经的人生智慧》等。数十年来,济群法师以兼容并蓄的思想,深入浅出地广宣佛法,化导民心,利济苍生,并在佛法的现代传承与弘扬方面做了诸多开疆拓土的探索,成绩斐然,在教界广大信众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政协报在厦门南普陀寺和济群法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太虚大师于民国年间率先提出,与以往的传统佛教相比,似乎是独立于各宗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内容,并非创新之见。事实上,人生佛教正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与其他宗教的以神为本不同,佛教的立足点是人本的。

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部分民众对佛教充满的是由某些现象得来的片面认识。看到有人来寺院烧香拜佛,就以为佛教只是保佑平安的途径;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则以为佛教是闲来无事后的精神寄托;看到个别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而近年来的部分影视作品,更使很多人以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豪侠之士。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认识。我们通过人生佛教的正面弘扬,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正信的佛教。

佛教界目前存在的误区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四点,即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和学术化。经忏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将佛教当做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佛教的人本精神。净土法门的特别弘扬,又使很多人觉得学佛只为求得来世,是老之将至时才需关注的问题。而哲理化的佛教,只适合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僧侣学习研究,普通民众没有时间也没能力深入。至于学术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学者的专业,他们将佛教当做文化现象研究,很少和现实人生发生关系,也很少考虑自己的安身立命,这些学术成果从文化传承来说固然有一定意义,却无益于现实人生,更无法激起他人的信仰

人生佛教虽然定位于现实人生,但不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仅仅关注现实。入世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其内涵远远不止于此。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包含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为本,通过佛法智慧来正确认识人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建立幸福人生。其次,说明做人与成佛的关系,学佛要以佛菩萨为榜样,克服自身的贪嗔痴,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质。第三,佛是由人修行而成,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可见,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丰富。佛法修行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具备这个前提,才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而在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宗派佛教,如三论宗“缘起性空”的正见,唯识宗“万法唯识”的唯识正见,以及禅宗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的宗派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特别提出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形式上采用更为契机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自然有其相应的权威性。也正因为这样的权威,使得人们往往只是埋头顺应,却不敢加以审视。比如我们今天继承的佛教传统,包括我们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设,究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还是陈规陋习?这个问题,很多学佛者是不曾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传统,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样?和南传佛教是否一样?和藏传佛教是否一样?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会发现传统并不是从上至下的唯一道路,也不是亘古不变的唯一样貌。

在它的周围,还有很多或并行、或交叉、或渐行渐远的道路,还有许多或因时、或因地、或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而展现的丰富变化。其中,究竟什么传统更符合佛法真谛?究竟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末?究竟什么是需要继承的,什么是需要扬弃的?

如果没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我们很可能成为所谓“传统”的牺牲品,甚至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传统”,只是佛教发展过程出现的某种变异。不幸的是,我们却将这种变异“忠实”地加以继承,进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格外的机遇,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视野。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对传统加以审视,进行甄别的。

2004年,我发表了《汉传佛教的反思》,探讨如何正确认识传统的宗派佛教?如何继承?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我又撰写了《一个根本,三大要领》,针对当前佛教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佛教建设要抓住“一个根本,三大要领”。一个根本,是修学体系建设。三大要领,是僧人教育、僧团管理和弘扬佛法。佛教界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如果做好这几个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目前我们成立了一个书院,根据佛法的五大核心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建立了一套三级修学模式,帮助学员快速地掌握佛法的核心要领,并有次第地修学。学习方式为自修与共修相结合,重视讨论、交流和分享,重视佛法与人生相结合。从三年多的实践来看,学员大多能在短时间内对佛法生起信心,进而使观念、心态及生命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想这也是传统佛教在现代社会弘扬的尝试。

下一篇:戒律与道风建设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