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出家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作为出家不久的年轻僧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起相应的素养。如是,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僧人。否则的话,即使在寺院生活几十年,往往也只是光头俗汉而已。虽然我们外在的形象与在家人有所不同,但仔细考量一下,我们的观念、行为和在家人究竟有多大差别呢?僧众乃人天导师,我们不仅要在行为上具足威仪,更要从内心培养起堪当这一重任的品质。这就需要通过学佛、修行全面改造自己。?
时常听到人们感慨当代出家人的种种不如法,我告诉他们:出家人也是人,也是从芸芸众生而来,不可能立刻成为圣贤。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从社会走进僧团。我们往往带着社会上形成的错误观念和习气来到佛门,若不能以佛法改造自己,虽然剃发染衣,有了不同的包装,内容却是依旧。可以说,仍是十足的在家人,甚而比某些高素质的在家人更世俗。?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出家这条道路,就必须认识到这一身份的内涵和意义,以此造就自身品格。那么,出家人究竟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呢?我谈几点,和大家共同勉励。
一、发心
关于发心,大家可能觉得很普通。在佛教界,“发心”二字多流于空洞的口头禅,很少引起我们的重视。事实上,它正是学佛的核心所在。无论是修行还是成就,最终将落实于心行。?
在这个世间,我们会有很多追求,也会经历很多事情。一般人关注的只是外在的名利、事业、情感,一生为此奔忙追求。作为出家人来说,初衷虽是出离世俗生活,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寺院也在走向商业化,使不少出家人忙于事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究竟以怎样的心在做事,是关键所在。?
每个人的心行,来自无尽生命的延续,包括我们成长中的积累,也包括无穷过去的积累。生命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心,一切痛苦和快乐皆根源于此。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一颗封闭、痛苦的心;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有一颗开放、安详的心;之所以贪婪,是贪心在指使;之所以嗔恨,是嗔心在发作;之所以处处为自己着想,是我执在作怪。如果我们对社会充满关爱,那是来自爱心和悲心的力量。
不同的心,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结果。心灵的负面力量,如贪心、嗔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我们起嗔心时,首先伤害的就是自己,只有在付诸行动后,才会进而伤害到他人。当我们起贪心时,则会陷入无休止的追逐中,即使拥有再多,和无限的欲望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仍然会因为不满足而沮丧。我们有怎样的心,就会有怎样的追求,带来怎样的生活状态。我们之所以活得那么疲惫、那么痛苦,正是根源于内心重重无尽的烦恼,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我们可以逃避环境,却无法逃避自己的心。带着一颗烦恼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开怀。反之,如果内心快乐安详,即使身居陋室、生活清贫,一样能怡然自得。所以说,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财富和地位。有钱有势的人也有他们的烦恼,甚至比常人更多。在我接触的信徒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学佛,关键在于改造我们的内心。如果仅仅改造环境,那是不究竟的。就像脸上沾染了污垢,即使拼命擦洗镜子,镜中呈现的影像依然是不清洁的。同样,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执著,也都是内心投射的影像。因为我们有贪心和嗔心,所以见到喜欢的立刻就起了贪念,见到讨厌的立刻就起了嗔心。所谓的喜欢和讨厌,只是我们内心赋予它的个人判断,并非真实的客观结果。若是我们的内心不清净,看到的世界就不可能圆满。而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所以他们的世界就是圆满的,这正是佛经所说的“心净则国土净”。世人因为不了解内心对于世界的作用,一味改造外在环境,不仅没有造就净土,反而带来了环保等诸多问题。?
事实上,心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唯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知道如何从内心着手修行。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心灵中有哪些力量是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哪些因素是负面的,具有破坏作用。在《百法明门论》及《俱舍论》中,对各种心理活动都有详细阐述,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种种心所,从而进行抉择和取舍,消除负面情绪,开发正面力量。这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论》中特别强调的“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凡夫心,是我们在修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谓凡夫心,即贪心、私心、嗔心、慢心、嫉妒心等给生命带来无尽痛苦的不良心行。在过去生,正是它们使我们辗转于长劫轮回之中。今生今世,又是它们在继续制造痛苦。意识到这些心行的过患,我们就必须像防范洪水猛兽那样防范它们,时刻不能松懈。当然,仅仅防范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逐步铲除这些隐患。不然的话,我们永远无法解决生命的问题。?
学佛出家,首先要发出离心,使我们的心从凡夫心中摆脱出来。当我们说到出离时,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出离,一是对内心种种执著的出离。任何心行都不是独立的,皆以相应的环境为基础。如贪心的生起,一定有其所贪的对象,或者贪吃,或者贪睡,或者贪玩,或者贪色。我执也是同样,或执自己的身体为我,或执自己的想法为我,或执自己的财产为我。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摆脱某种心行,就必须远离与其相应的环境。?
出离世俗之家,也就是放弃对世俗生活的占有欲,包括对财富、事业、家庭的占有。藉由对环境的出离,进而摆脱对环境的执著。所以说,出家不仅是出离环境,根本还在于出离我们的凡夫心。当我们去除内心的一切杂染,就能拥有清净无染的心。而它所呈现的,是安详、从容、光明,是无牵无挂的自在。?
出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出离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灵的束缚。那么,又该如何生起并坚固自己的出离心呢?在《菩提道次第论》中,下士道和中士道的部分都是在帮助我们培养出离心。?
首先是念死无常,这是生起出离心的重要方法。若是我们深切感受到死亡的无常迅速,世间种种浮华也就黯然失色了。虽然我们都知道人必有一死,但总觉得眼前还有长长的一生可过,所以要有财产、房子,要有种种生活的必需品乃至奢侈品。我们的需要是如此之多,好像要得越多,死亡就会离我们越远。事实上,死亡发出的邀请往往是突然的。在这个世间,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经历死亡,从婴儿到老人,一口气不来,转息便是来生。人身难得今已得,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一身份的价值?就是利用它好好修行。不然,即使成就再辉煌的事业,终究是过眼云烟,于解脱、于生命素质的提升毫无价值。而一旦失去这个身份,或许就是长劫的苦难和沉沦,是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真正意识到生死无常,能策励我们利用好现有的每一天,利用好今生拥有的宝贵人身。?
其次是思维恶道之苦,包括地狱之苦、饿鬼之苦和畜生之苦。在今天这个世间,人类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但这只是一期业力所决定,目前所拥有的生活环境,我们还能享用多久?谁也没有绝对把握。在座的同学虽然都很年轻,但若是不懂得珍惜时光,精进修学,青春转瞬即逝,很快就会步入中年、老年。到那时,即使有心修行,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思维三恶道之苦,也是为了帮助我们迅速生起出离心。如果我们知道不远的前方就是万丈火坑,我们还有心思为眼前的一点享乐而陶醉吗?还能不想方设法地寻求逃避火坑的方法并付诸实践吗??
发起出离心之后,我们还要进而发起菩提心。学佛不仅是拜佛、诵经,更不是为了生活。很多人刚出家时还发心求解脱,但时间长了,却逐渐退失道心,将出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天忙于事务,甚至追求名闻利养,实在令人叹息。所以,我们必须对出家的目的有清晰而坚定的认识。唯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学佛路上迷失方向。?
学佛的最终目的,乃成就佛菩萨所具有的慈悲和智慧。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超越轮回之苦,才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虽然我们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但普天之下还有很多人在痛苦中沉沦,或是物质贫乏,或是精神受挫,或是饱受病苦。而三恶道中的众生,更在经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折磨。仅仅是我们可以眼见的畜生道,每天都有多少生命被残忍地虐待、屠杀?对于这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忍心弃之不顾而自求解脱吗??
所以说,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得解脱,也是为了使六道一切众生共同解脱。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发心时,就能和佛菩萨的心相应。诸佛菩萨正是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应化于世,他们所具有的慈悲是平等而无限的。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它并不是空洞的,而是要在起心动念之间,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想着利益一切众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行才能向佛菩萨靠拢,最终成就佛果。?
成佛并非遥不可及,因为它所成就的,是佛菩萨所具有的慈悲和智慧的品质。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从而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至亲。正如《梵网经》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从轮回的观念来说,众生在六道随业风漂流,时聚时散。虽然今日对面不相识,但我们要知道,他们都是我们往昔的亲人。体悟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众生的痛苦无动于衷了。?
如果我们的心中时刻想着众生,我执就会逐渐减少,由我执而来的烦恼也会随之减少。在生活中,特别自我的人往往也是特别痛苦的人,因为他们的心狭隘得装不下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反之,具有开放胸怀的人,往往是特别快乐的人,因为他们心能够容纳一切。《菩提道次第论》中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正是因为处处想着利益众生。而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无非是因为只想着自己,不料反而因此害了自己。?
每个人学佛的发心可能都不一样,这也很正常。但我们既然选择出家,就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修行,否则别无出路。虽然我们住在寺院,每天也在接触佛法,从事弘法事业,但如果用心出现偏差,夹杂了贪心、嗔心、我执,那么无论多么精进,最终成就的只能是凡夫心。即使因为做事而修得一点福报,也无非是有漏之因,于解脱并不相干。所以说,树立正确的发心,是学佛的重中之重。
二、僧格
作为一个出家人,僧格的养成也非常重要。?
所谓僧格,也就是出家人特有的品格和威仪。僧格不仅是衡量一个僧人的标志,也关系到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世人对佛教的印象,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读了佛经,而是通过对出家人的观察得来。如果僧人威仪具足、自在安详,往往不需要通过说教,就能使人折服并对佛法生信。但如果出家人缺乏应有的修养,散漫粗俗,世人往往也会因此而生起轻慢之心,觉得佛法不过如此。?
僧人的威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气质,一是外在的言行。内在气质源自定、慧的修习,从而保有内心的祥和自在。一个修行有素、内心安然淡定的人,所传递的气息也是安详而有摄受力的。反之,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则会散发出焦虑不安的气息。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大多数人来到寺院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如果出家人也表现得心浮气躁,又何以教化世人??
关于威仪的教化作用,佛经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舍利弗尊者未出家时,已是很有成就的外道修行者。某日,因目睹马胜比丘的威仪而大为折服,心生景仰,恭敬询问道:你的老师是谁?必是大成就者吧?他平日都为你们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老师就是释迦牟尼,在他的教法中有这样一个偈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闻之起敬,并由此因缘追随佛陀出家,成为佛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可见,威仪的教化作用不可思议,而威仪的基础就是僧格。那么,僧格从何而来?必须通过戒律的规范和定、慧的熏修。我们进入寺院之前,也是和常人无别的在家人,也会充满世俗的想法,喜欢名利声色,或许还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举止散漫,或争强好胜。对于在家人来说,这些也许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出家之后就必须依戒律改造自己的言行,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一个内心真正调柔的人,行为必然是如法的。而在没有完全调伏内心之前,严格依照戒律的要求生活,则能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消融习气。在戒律中,对于行住坐卧皆有一定之规,从而使我们由身的调柔达至心的调柔。?
关于僧格的培养,也有相应的程序,那就是“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出家后,必须在五年内依止师长学习戒律,实践作为僧人的行为准则及生活方式,包括沙弥戒、比丘戒。有律仪生活为基础,才能进一步闻思经教。这里所说的依止,不仅是学习戒律的条文,更要在师长的指导下生活,将戒律落实在行动中。?
比丘戒包括止持和作持两部分。止持,即比丘所应遵循的二百五十戒。作持,则包括诵戒、结夏、安居等。止持的特点,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如在家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属于止持的范围。止持乃以止为作,从而止息内心的贪、嗔、痴烦恼。无始以来,我们因无明而养成很多不良积习,如何克服它们?首先就应远离这些错误行为。就像吸毒者在戒毒期间,必须远离毒品,否则很难奏效。?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过戒律来限制自身行为,通过止息的力量来对治恶行。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状态。出家生活是简单的,生活环境简单,内心也容易获得平静。若是环境太复杂,幻想自然随之增多。欲望特别大的人,必然要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断操劳,不断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心力。现代人虽然生活好了,但普遍活得很累,时刻都在挣钱和消费的循环中奔忙,几乎没有片刻闲暇。?
相比之下,出家人确实太有福报了。我们不必为生存奔波,我们的生活,是为真理而求索,为悟道而修行。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方式要尽可能简单,既能减少内心贪著,也是珍惜现有福报。在早期僧团中,佛陀规定比丘们奉行极为简朴的生活准则,树下坐,常乞食,云游四方,一瓶一钵,身无长物。中国古代禅僧的生活也同样淡泊超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正是这种了无牵挂的修道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内心却充实自在。?
生活在现代的出家人,物质生活虽然比以前丰富了,修道环境却非常严峻。现代人修行确实比古人要难,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多了。修行需要有相对清净的环境,尤其在尚未具备相应定力之前,环境是否清净如法,更显得重要。过去,寺院的一堵围墙就将我们和红尘隔开了。但现在,报刊、电视、网络早已突破了围墙的阻隔。即使我们身处围墙之内,仍可能受到外界干扰。所以,我们除了持戒之外,还必须培养自身的定力,否则很难抵挡种种诱惑。?
除例行的早晚功课之外,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定的禅修时间。打坐能帮助我们将心安住于正念,培养生命内在的自主力量。当这种力量强大之后,我们才有能力抵挡外在环境。否则的话,很难在五欲六尘中保持初心不退。即使能够坚持,也往往坚持得非常艰难。而有了定力之后,内心自然就能安住。此外,我们还要具足透视世间的智慧。学习教理,便是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看待世间和人生的智慧。若看不清世界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奥秘、看不清自身心念的幻化无常,我们和世人的认识又有什么差别?可以说,我们就没有在佛法中真正得到受益。?
对于出家人来说,外在威仪和内在心行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造就僧格的两大要素。其中,通过修定而开发智慧更为重要。若能以佛法智慧俯视世间,我们才能真正保有超然物外的自在,才能救济群迷而不为尘劳所染。
三、正见
正见,即佛法的无漏智慧。佛陀及历代祖师大德给我们留下了三藏十二部典籍,对于这些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一切众生。?
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始终处于茫然之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们看不清世界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尽管世人都在追求幸福,却不知究竟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痛苦的根源,只是随无明驱使不断向外追逐。我们早就在追逐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所以,我们需要在智慧指引下重新认识人生,这也是普天下所有人都需要的。?
如果缺乏这种智慧,即使我们学佛、修行乃至出家,也只能于佛法种些善根而已。因为没有智慧引导的盲修瞎炼,根本无法获得成就。缺乏正见的话,我们不但没有能力弘扬佛法,甚至做人也未必合格。因为佛法正见也是人生的正见,这些智慧都含藏在佛陀的经教中,含藏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需要我们去学习、思维、实践。?
寺院创造这样的条件成就大家学习,因缘难得。但我们还要知道,学习经教并不只是为了读懂几本典籍。闻思经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我们获得认识人生的智慧。八正道为修学佛法的常道,其中即以正见为首。有了正见,我们才懂得应该怎样去修行,怎样走上成佛之道。?
佛教的经典虽然浩如烟海,但基本正见并不多,这也是我们必须切实把握的。如因果观,相信世间是有善有恶,有业有报,凡是我们造作的业力,迟早都会遭受果报。我们还要相信有前生、后世,生命不是断灭的,既有无穷的过去,也有无尽的未来。此外,我们还要相信世间有圣贤、有凡夫,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为圣贤,否则生命将不断堕落。人的这种身份充满着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正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行为。从佛法角度来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业力,并没有主宰一切的神或造物主。?
业力有三种,一是思想的行为,一是语言的行为,一是身体的行为。思想上的行为为意业,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或许我们觉得,起心动念是无形的,念头过去就了无痕迹了,并不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伤害。事实上,念头生起后,就会在生命中播下一颗种子。如果经常启动这个念头,种子就会逐渐成长,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每一种心理力量,都是长期起心动念的结果。经常贪的人,会养成贪婪的人格;经常嗔的人,会形成易怒的性格。在我们的人格中,哪种心行的力量占领上风,正是源于一次次的起心动念,源于一点点的积累壮大。?
学佛修行,就要以智慧观照内心,观察自己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如果安住于正念,就是在培养生命中正面的心理力量。如果每天都在胡思乱想,就会培养生命中负面的心理力量。而这些正面或负面的心念,又将对我们的未来构成很大影响,这就是因果的规律。因果不仅是外在的结果和报应,更体现于内在的影响。每一个起心动念,必然对未来生命构成影响。和这种影响相比,外在的报应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内在心行力量的影响会更长久、更深入。?
相信因果之外,我们还要时时观察无常。观无常可以使我们远离对世间的贪著,如果时时忆念无常,就比较容易放下对自身和现世的贪执,修行自然容易相应。若没有无常的观念,必然会以各种方式贪恋世间,从而引发无尽的烦恼。?
另外,无我的正见对于修学佛法也很重要。学佛的人,对无我这个概念都很熟悉,但关键在于能否落实于心行,否则知道再多也是徒劳无益的。唯有通过心行的体证,才能真正意识到,我们感觉中的“我”,只是一种附加的错觉而已。就像这个麦克风,它只是缘起的事物,其中既没有我,也没有他。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我的”,那是我们在麦克风上附着的感觉,其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感觉而发生变化。我们对身体的认识也是同样。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早在阿赖耶识去投胎时,我们就将这个遗传基因执以为“我”。随着这个遗传基因的成长,我们契而不舍地将此当成是“我”。事实上,这个色身也只代表了因缘的生灭,其中既没有“我”,也没有“我所”。但因为我们将它执以为“我”,当这个身体正常时,我们会认为是“我”很健康;当这个身体出现故障时,我们会觉得是“我”病了;当这个身体濒临死亡时,我们又觉得是“我”快要死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我,无非是我们的错觉所致。认识到这些,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执著和烦恼。?
世间的一切烦恼,皆源于这种错误的我执。对我们所执著的起贪心,为我贪;对我们不喜欢的生嗔心,为我嗔;认为自己高于他人,为我慢……诸如此类。可见,所有烦恼都是以我执为本。如果能认识到无我的道理,许多烦恼将迎刃而解。所以说,学佛的关键是获得正见。以正见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真相,认识世间的真相。深信因果,并了知一切皆无常、无我,皆是因缘之假象,缘生缘灭,缘聚缘散。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智慧观照世间,那么世间的各种现象都不再能伤害我们。?
以上,和大家探讨了作为出家人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一是发心,包括出离心和菩提心;二是僧格,即出家人必须具备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威仪;三是正见,具备正见之后,我们才有能力认识人生和世界的真相,也才有能力如法修行,最终断除烦恼,开发智慧,证得真理。
下一篇: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