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2014-02-16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道在寻常日用中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学佛法,主要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染,清净自我的心地。

所谓清净心,即人性本来没有沾染污秽的这分善性——善良的本性。既然本来就是善性,本来就清净,为什么还需要净化呢?又为何有污染与清净的分别呢?

所谓污染心,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人我是非所薰染、薰习,而生起计较的心理,使良善的本性慢慢趋向恶念。

修行的意义,就是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洗炼自我的心地,将已经沾染尘垢的心,用佛陀的甘露法雨洗涤清净;也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之中,时时提起正念,修养自己的言行。

要达到清净的修养,必要「藉事练心」修净因。在人间现实生活中,修学佛法不离三件要事: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是三事,名修净正因。

以关爱子女的心对待双亲

第一是孝养父母。

修学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说「百善孝为先」,修净因、净业的目标,是要达到佛与圣人的境界,但仍然要从做人开始。做人要饮水思源:我的身躯从哪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该如何回报父母?

回报亲恩就是孝养父母。《论语》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孝养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形态恭敬、殷勤、顺从,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子女让父母操心者,可分为:自我行为和身体二方面。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贡献所长、成就事业。然而,有的子女不懂得安分守己,却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于不正当的行业,困扰自己、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焦急,并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使父母蒙羞,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有的人虽然很孝顺,但却让父母非常操心,为什么呢?因为不懂爱惜生命,毁伤了自己的身体,使得父母为其担忧操心。看看医院那些挂急诊的患者,大部分都让父母非常操心:有和人打架的、有骑飞车去撞到人或被人撞的……,这些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肝肠寸断外,还要负担子女打伤人或撞到人等种种心理压力。

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更有为子女罹病而担忧者。例如慈济医院加护病房曾有一位四岁半的孩子,体弱多病又患脑水肿症,目前由他的母亲照顾。这位母亲生有二子,大儿子八岁,健康活泼,小儿子却患脑水肿;为了这个孩子,造成婆婆与先生对她的不谅解,认为是怪胎,她不断受到讽刺、指责,先生更是向外求逃避。最后这对年轻夫妇不得不离婚,大儿子由先生抚养,小儿子由她照顾。

为了这个儿子,除了金钱上的负担外,她还得不眠不休地照料他。有一天,儿子忽然从椅上跌落,被送到慈济医院急救。年轻的妈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守在加护病房外,忧心如焚地以泪洗面,那双无助哀伤的眼神,令人看了实在深感同情。

后来,孩子离开加护病房移至普通病房时,我去探望他们母子。母亲因为彻夜未眠,伏在孩子床上睡着了,我走近床边伸手摸摸孩子,这小孩天真无邪又可爱,脸上时时绽露笑容,还伸出两只小手让我摸摸。此时他的母亲醒来抬头看到我,我告诉她:「你看!你的儿子已经清醒了,你的儿子这么可爱,应该不要紧的,你不要伤心啦!」做母亲的看到儿子对着我笑,还伸出手和我玩耍,宽慰地露出了笑脸。

但是,过了一天,孩子又再度昏迷送入加护病房。有位台北的委员告诉我:「这个妈妈非常可怜,为了这个孩子,日不食、夜不睡,都快生病了!」

你们看看,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做父母的要付出多少心血?为了孩子,她宁愿牺牲夫妻之爱,宁愿割舍健康的大儿子,来保护这个多病不幸的小儿子,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曾让父母付出同样的爱来对待我们呢?我们怎么可以不孝养父母呢?「孝」是人的本性啊!

父母爱子女的心是无微不至的,这就是「慈母心」。我们若能以关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孝心」。

有一次慈济发放日,全省各地许多会员回来本会,大家聚集在这里,每个人所提出来的困难,及希望我提供的意见,都离不开「如何使子女专心读书、品学兼优、增长智慧……」「如何才能让子女得到真正幸福?」「如何做回向,才能让子女受父母福德的庇护,得到福报」……每个人的话题都围绕着子女,大家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却少有为父母尊长造福,将功德回向高堂的。

有位年轻的妇人,因宗教信仰的方式未获家人认同,也提出问题问我。我告诉她:「学佛不可整天跑道场。只顾着自己拜佛、听经,丢置家事而不管,对公婆未克尽孝道,对子女没有付出母爱,如何叫家人不反对?」年轻的妇人回答:「几天前我还寄半斤人参给我的婆婆呢!」

我说:「孝顺不是用半斤人参就能表现的。『孝』,必须以恭敬心来对待父母、公婆,而并非仅提供物质奉养他们——父母不是让我们用『养』的,而是必须以恭敬心孝敬他们。将内心的恭敬形于外就是『顺』,为人子女者应和颜悦色、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心灵上的欢喜,而不是只供给丰富的物质就叫孝顺。」

只有物资奉养,非孝

现代人所说的孝,往往只限于物质奉养而已,以为把物质拿给父母,让父母不愁吃穿,就算是孝养父母了。反观过去所谓的「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无缺之外,还要晨昏定省,问候尊亲。说任何话,一定要先察颜观色,仔细思量自己说的话,是否令父母欢喜?还是生气?若看到父母的眼神含有怒气,则所说的话到此为止,赶紧转移话题,不令父母生气。

现在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当父母和他说话时,他连回个头看看老人家的脸,都觉得是多余的!甚至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水准,离乡背井、远离父母,在外打拚奋斗,以自己的事业、家庭为重,往往忘记了在故乡倚门望子归来的双亲。

现在有很多父母常常往国外跑,为什么要时常出国呢?因为他们把子女送到国外念书。不论是美国、英国,即使路途遥远,他们都不辞辛劳地去探望子女。然而,在台湾本土,从都市到乡村去看看父母,他们却感到路程遥远,而且认为自己的事业要紧,没有空闲时间……,若是对子女的爱念,则不会因时空遥远而受阻,每次出门看子女,都是一个月或几十天,而且认为是理所当然、亲情难舍嘛!

所以,如果能用爱子女的心来孝养父母,即是人性本能的崇高表现,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善心。

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之门,要先学会念佛,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培养慈悲爱念,也是要从念佛开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门学诸法的重要法门。

而孝养父母是百行之先、万善之门——没有孝养父母的心,而想追求佛心,是不可能的事,要修持学习佛心,必须先培养孝养父母的心。所以说「孝心即佛心」——孝养父母之心,就是清净的佛心。舍离「孝」则远离了「佛」,不念父母也无佛可念。这是佛陀教育众生非常强调与重视的一点。

学佛修行者,「孝行即是佛行」,一切孝行无不是修学佛法的行为。由此可体会,孝道与修行是多么密切的事,我们要修行学佛,希望达到与佛同样的境界,必定要先从孝养父母开始。

所以说,「孝」字实为众妙之门,所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皆由「孝」入门。如果没有「孝」,我们的心门就是封闭的——因为欲念及贪、瞋、痴等污染心,障蔽了我们的心门;唯有以孝开启心门,才能真正走入学佛之门。

总之,佛陀所说的教法、所施行的教育,可以说是以「孝」为宗。佛教的一切经典,也是以「孝」为戒——做人要如何守规矩?如何不冒犯众生?必须先从「孝」做起。不犯上是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成为君子的根本;想做个坦荡荡的君子,必定要从「不犯上」开始做起,渐次便能上敬下爱,不冒犯一切众生。

不念父母,无佛可念

孝,有「在家之孝」与「出家之孝」。

「在家之孝」是指社会人士孝养父母应该力行、持守的事。佛教与儒家皆讲孝道。《论语》中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父母对待子女,也难免有特别喜爱或次要的,也有比较不喜欢的,这是凡夫心在所难免——爱子女的心同样也有分别。

以子女而言,如果能得到父母的爱,应该感恩与欢喜;假如与父母比较缘浅,即使我们做得非常辛苦,还被父母厌嫌、责备时,也要做到不怨怼,这就是「爱而不忘、劳而不怨」——父母爱我们时,要心生欢喜,不可忘记父母的恩惠;父母责备我们时,要任劳任怨,绝对不可有怨恨的心理。

历史上有很多孝子,例如舜是古代的圣贤,从小就受母亲百般虐待,但是他一点都不埋怨、记恨,这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而与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对父母一定要尽到一项责任,即是「承顺颜色,以尽孝养」——顺从父母,察颜观色,尽量让父母欢喜、安心,这就是尽孝。如果让父母烦恼、担心、触怒父母,这都是不孝。

父母是子女的模范,希望人人孝顺要及时,以树立将来教育子女的根本礼法。

世间之孝与出世之孝

每个人此生的生命是承续着过去生所造的业缘,而成为今世的「报体」(人身)。这一生若家庭很幸福,夫妻、子女都很和睦,是因为过去生结了好缘,这一生再来相互报恩,所以能「亲慈子孝」——为人父母者,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为人子女者,能够懂得「反哺之恩」,回报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善尽奉养之孝。这都是过去生所结下的好缘。

千古衣冠共一坵

佛教中称凡夫是「分段生死」——一生只有短短数十年而已,而其中离不开生、老、病、死的过程;凡夫不知道人除了身命以外,还有永生不亡的「慧命」。

世俗人孝顺父母,终究是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只是略尽物质生活上的孝养而已,然而这些物质,父母最后什么也带不走。

真正的孝养父母,应该是增长父母的慧命,不让父母因为这个家而造业;否则到了临命终时,他们所带走的,只是这一生中争斗时所造下的业,而在生命中曾经拥有的物质,却一样也带不走。

出家乃世间的大孝

出家之孝,并非注重物质上的奉养,而是为了增长父母的「慧命」。

我们现在所得人身,是因为与父母有缘,藉由父母而生此肉身。在我们幼小时,父母用心地抚养、教育,让我们得有今天健康的身体,培育正当的思想,能够判断、选择正确的道理,这都拜父母恩德所赐!所以一般人只尽物质之孝,出家人则必须尽一分真性、超凡的慧命之孝。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出家是报七宗八祖之恩」,出家不只可以度过去世的父母及现在生养的恩亲,还可以报未来的父母恩。为什么出家可以报这么多的恩呢?因为佛陀的教法不只教我们如何做人,还教我们如何超凡入圣,迈向成佛之道;他不仅教育我们这一生中要生活得快快乐乐,还教我们解脱自在,以及培育永生不死的慧命,让我们以世间最真、最透彻的道理,照彻过去、现在与未来,不但可以自悟,还可以悟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早晨若能听到一句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一个人拥有物质享受,并非真正的快乐;真正踏实、快乐,能够救助我们心灵的,唯有「真理」。

孔子追求真理的态度,是如此认真,可谓处世之圣人;处世的圣人都要追求真理了,更何况是想要超越平凡到达圣域的我们,当然更离不开真理了!

白骨如山,历劫亲情

有一次,阿难跟随佛陀外出,行至坟场看到一堆白骨,佛陀就向那堆白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阿难看了觉得奇怪,佛陀乃人天的导师,为什么在坟场上看到一堆骨头,会如此虔诚恭敬呢?

古代印度与中国的葬礼有所不同,在中国,人往生后遗体是用棺木装好再以土掩埋,并立一个墓碑,做为永久纪念,这叫做「埋葬」。而在印度,人若过世则多用「天葬」——他们将死去的人搬到山坡上,任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烂,让鹰鸟吃他的肉、虫蚁啃蚀他的骨头,并且让雨露洗炼成洁净的白骨。他们认为以大自然来洗炼最终的人身,最具生命意义,所以印度古代都用「天葬」处理死者的躯体。

阿难向佛陀提出他的疑问:「佛陀啊!这些白骨与佛有什么关系呢?」佛陀开示:「阿难!这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我过去累生累世父母的白骨所累积起来的,不只如此,将来还有更多的白骨,都是我未来的父母。」

在人生道上,人一生有一对父母,这些堆积如山的白骨,都是佛陀过去生的父母所遗留,可见佛陀在人生道上来来回回,从无止尽,不只有过去,更有未来。佛陀的修行,是为了报父母恩而修行的,是为了开导一切众生而成佛的。在天道,天人寿命长、物质丰,所以没有机会学佛;唯有在人间显现出众生的形象、短暂的寿命、污染的情爱,才可以藉境练心,修行成佛。

为报大恩、觉长情,出家人的孝是辞亲割爱——舍弃凡俗短暂的亲缘,扩大心量成为超越过去与未来的觉有情。我常常说,凡夫的情与爱是小我的染爱、小我的迷情;菩萨的情与爱是觉悟、清净的感情。而要达到觉悟、清净、大爱、长情,一定要先割舍小爱、私爱及短暂的情。

信心.毅力与勇气

那么,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到底有什么分别呢?在家人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像一匹未拴缰绳的野马,所行走的路也没有规则可循,可说是随「欲心扩散」,享受人生一切的物质生活,此即在俗染欲之人。

出家是要收摄欲念,约束欲心;就好像为脱缰迷途的野马配上马鞍,有所制约。出家人一定要具足三种条件:

一、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要走入康庄的菩萨道,必须从「信」开始,不只要有「信」,而且是坚定的信。

二、毅力。不仅要信「佛」的道路,还要相信自我坚毅的力量。「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不论路有多远,不管我们的能力有多少,总要随分尽力去完成决定走的这条路,此即是「毅力」。

三、勇气。人生的道路,难免会有坎坷不平的时候,但我们一定要有勇气突破人生的历练,肯刻苦耐劳才能达到目标。

随着经济的富裕与繁荣,我们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更应该走入社会,为苦难众生尽一分力量。而修行者更应拿出苦行僧的精神,除了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受社会物欲与名利所引诱,并且还要付出爱心及无私的悲心,扩大清净的感情,去爱护一切众生。若能如此,就可称作现代的修行者、现代的宗教家了!

我们的身躯来自父母,由父母所赐,因此一切举动、造作,无一不是父母的功德。如果我们能藉此身躯造福人群,父母也因此间接得到福德。所以,出家修行者要好好利用时间,恪守本分,做好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决不可被现代社会物欲潮流所牵动或被名利所引诱,要时时刻刻自我警惕。

慈济原是大洪炉

修行就是磨练,藉环境以练心,藉事而养心。欲藉环境修练心性,藉人事修养人生,首先必须经得起磨练。

打铁店里有很多废铁和丢弃的杂铁,想把这些废铁还原再打造成良好的用具,一定要先丢进炽热高焰的洪炉里,经过烈火烧炼、熔化,才能将废铁再还原。但是,并非只将它熔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器具,一定还要经过大铁锤的敲击、打造;经过锤打后,重新丢进洪炉烧炼,然后再取出来敲打。这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几次的热火,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敲打、锤炼,如此反复不断,才能制造成理想的良器。

佛法有如洪炉;废铁犹如凡夫顽固的心。众生长久以来,轮回三界六道之中,使清净的本性,不断受到「爱、欲、自私、贪、瞋、痴、慢、疑……」等习气的染着。如果想要回复「人之初,性本善」的清净心性,一定要经过教育及洗炼。

什么样的教育,可以洗掉污染心呢?佛法——佛陀超凡的智慧,能调伏众生刚强的心。众生的心像长期使用过的废铁,刚强、坚硬又顽固。唯有佛陀大智慧的教育,才能将如此刚强的心洗炼清净。

大部份人听闻佛法之后,都会自省过往的错误,并且想改正。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没多久,却照样存有染着的心,及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习气,在日常身行中,依然是计较之心不断。这就像废铁丢入洪炉里烤炼,却没经过敲打、塑造一样,等火的热度退了以后,又还原为本来的废铁,本质一点都没有改变。

因此,除了听闻佛法之外,还要身体力行,在生活中的每个当下,发挥我们的爱心,不畏辛劳地奉献、付出。学佛首重力行、实践,而慈济就是用佛教的精神,力行菩萨道。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逆境和不如意的事情。曾经有一位从台北回来的委员告诉我:「慈济的委员不好当,责任很重。」我问他:「有多重啊?」他回答:「我每劝募一户参加『慈济』之后,都得保他阖家平安,否则下回再去收善款,就很难了……。」他又说:「当然,我希望每一个人参加功德会后都能发欢喜心,也能平安幸福,但是,毕竟人生无常啊!」

他提到,有位热心的会员认为「乐捐就是造福,家里便能平安」,所以全家参加捐款的行列。有一段时间,那会员觉得参加功德会以后,家中不如意的事情一直在改善,现在什么都如意了,她很高兴,所以又发心去劝募别人,总共邀了十几位朋友加入会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征信的名单将她儿子的名字印错了,便非常生气地责问委员;委员到分会查询,结果帐目并没有错。但是这位会员还是怒气难消,见到朋友就诉说此事,她说:「我不是怕钱不见,我怕的是名字不对,佛祖就不认识我,这样一来就没有感应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位委员向会员劝募,请会员发心捐款为慈济医院购置病床。会员说:「好啊!我愿意乐捐。」于是他捐了两张病床的善款。过了一段时间,他打电话向委员询问:「最近我身体不太舒服,可能是乐捐的病床有人躺着,所以我才会生病。」

佛陀有言:「一念动三千」要念念善因,我们做好事,功德是出于一念心、一念的善良,善心一动,就已经播下善因种子了!希望大家不要太执着,我们发心,便是种下善「因」,「无我相」的布施就会有无量功德;若斤斤计较,起贪欲、污染的心,如此纵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

所谓「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例如身体产生病痛,怎能说乐捐的病床有人睡,就会生病?也不可因为走路时,自己不小心踢到石头,就认为自己今天做了好事,为什么没有受到保佑,却让石头碍到脚?其实,说不定是你心有「杂念」,正起了——贪、瞋、痴……等妄念,心不在焉于是走路踢到石头;待踢到石头后的那一念「痛」,才使你警觉自我本性啊!

希望大家能够拿出「正念」的精神,正确地学佛。

入佛门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人说:「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不是光念佛号就可以求登西方极乐世界,人若没有「大福德」、「大善根」因缘,绝对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大福德」就是利益人群,随分随力做好事,随时把握机会去救人;「大善根」就是拿出智慧,以「无我」的精神,为佛教、为众生付出良能。

人生在世,最有意义的就是要利益人群、服务众生,将普天下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将幼小者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年轻同辈者当作自己的手足——视人人为我的手足、亲人与子女,以慈母的心来待人处事。

一个冷酷无情的毒子

现代多数人不知敬爱自己的父母,只会疼惜自己的子女。看看目前的社会,老人问题日益严重,有不少社会人士建议慈济筹建疗养院和养老院,这实在令人痛心,为何有这么多老人无法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乐呢?

曾经有位年轻人将母亲送到慈济医院急诊,他母亲因心脏血管破裂,病况相当危急被送入加护病房。医师检查后对我说:「这个病例目前我们无法处理,她必须动心脏手术,需要很多心脏专科医师参与、协助。师父,我们是否尽快将她转送到台北?」慈院以救人为第一!因此我回答:「只要她的家属愿意,我们立刻联络台北的医师,送她到台北救治;至于交通问题,我们可以为她租一架小飞机。」

我们与台北的医师联络好,只要这位患者一到达,随时可以进入手术室开刀。医师又表明她家境困苦,我说:「这是救人的时候,不是谈钱的时候,只要有得救的希望,我们就要全力救治。」医师便与她的家属商量此事,她儿子说:「到台北治疗的医药费我负担不起,即使免费我也没空去照顾!」医师耐心地为他分析:「她才四十五岁,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都还不错,现在还来得及救治,若再拖延就药石罔效了!」没想到他却回答:「那么,我将她带回家好了!」医师无法和他达成共识,便说:「那就暂时让她留在加护病房观察吧!」她儿子又说:「她的心脏已经这样了,还住院干嘛?」于是不顾医师喝阻,强行将病人推出加护病房。结果,被推出病房的母亲,乘电梯下楼后便过世了。

看看这个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叹!佛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子女,用「慈母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子女对待父母,能够像父母对待子女一般,无怨尤地牺牲、奉献,这样温馨的画面将是多么美好啊!令人感慨的是,现在为人子女者,能对父母「承顺颜色,以尽孝养」者,真是越来越少了!

道在寻常日用中

每个人都有一分与佛同等的智慧,想要从凡夫地超脱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回归清净本性。

我们应该深入体会佛陀的教法,让自己经历洪炉的淬炼,在困厄的环境中,千磨万击,自然可以锻炼出处于困厄环境的自在与坚强,以因应将来面对任何困顿时,皆可迎刃而解。学佛须藉人事环境的磨练,方能造就「凌霜雪而弥坚」的志节。

每月慈济发放日,我们都可以在照顾户身上,看到许多不同人生的真实面貌。社会中虽有苦难的示现,但也有爱心的扶助相互交流,就像在萧瑟寒冷的冬天里,因为有梅花争放,更加点缀世间的美丽。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向菩萨道精进。菩萨道是无止尽的,所谓「倒驾慈航」就是菩萨即使到达目的地成就佛果,仍会再返回世间普济天下苍生;「慈济」的善行也无休止之日,我们要生生世世尽形寿、献身命,学习菩萨「倒驾慈航」的精神,更不可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们要发大愿、行大善,更要时时自我惕厉,珍惜此大福德因缘,让自己接受人事的磨练。

学佛离不开做人,而做人必须从孝养父母开始。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断地为我们付出,而我们的身体乃由父母所赐,若能善用此身付出大爱于一切众生,则父母将能得到人们的赞叹与祝福——「你的孩子很有教养啊!」「他为人群贡献很大,你真是功德无量!」……父母也因此而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与快乐,这是精神上的孝养——让父母增长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释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为什么能升登天道?因为她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受这分福缘而往生忉利天。虽然母亲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让父母亲享福,这样并未完全报答父母恩,因为天福享尽了一样会轮回六道,所以这样的报恩并不究竟。于是,佛陀就在八十岁即将入灭前,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讲说《地藏经》,此经亦称为佛教的「孝经」。佛陀为母亲讲经,是希望她能在福中启慧,能于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种下成佛的善因。

这种报恩的方式,又岂是物质的孝养所能比拟的!修行佛法不仅能自度、度父母,同时更能普度一切众生。

在家人对父母的孝养以物质为重,并且只限于一世寿命的生活奉养;而出家人则以慧命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脱,所以尽出世之孝,一定要身体力行,以平时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来回报一切众生,如此也是报恩于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的父母。

恒顺众生,应机化导

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了度众才成佛。今天,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共聚于此修行,难免因不同的观念和生活习惯,而产生各种磨擦与烦恼。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常常会彼此争执,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别人充足,于是执意争个我是你非,像这样为了私我而争执,即是世间的凡夫。

学佛的人应该超脱人我是非,对彼此不同的观念及习惯,要以超然的心态看待——如同牛乳倒进水里很快就能溶解混合,又如我们将气息吐露在空气中,很快就能与空气融合一样;学佛者的心,要像虚空及清水一般,能够涵纳一切、顺应众生的习性,契合根机理念善巧地引导众生——先接纳,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达到真正超然,应从宽心对待一切众生做起,以爱心及耐心应机善导。那么,经此淬炼,就能超脱凡夫的习气。

佛陀为了救度众生,顺应众生根机,化成与众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方式,来人间设教、说法,最后成佛证果。所以,为了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佛教徒必定要修养自我,恒顺一切众生,世间一切人与事,都是我们修行与磨练的对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学习面对境界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现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则是为了「明心见性」,去除心中的无明。日常生活中,须时时刻刻自我观照,去除贪、瞋、痴等杂念,一切行为举止皆要「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以唤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专注在每个举手投足、开口动舌的当下,训练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无意识的行动,或因言语行动的疏失所造成之错误。

我们既然想回报父母的恩德,就必须要有佛陀的精神——为众生而修行。修行必须先律己,然后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无论是开口动舌、举手投足,都要非常谨慎。如果我们的生活不能自我规范,行动举止不能自我控制,又将如何去影响他人呢?

广结善缘,视众生如父母

一般人对今生此世的父母要尽物质、尽身形地孝养;出家人更要尽形寿、献身命来孝养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世的父母。现在和我们相处在一起的人,也许曾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而我们今生所结缘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生中的父母,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因缘,对待每个人要礼敬如父母。

总之,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修养身行,说话、做事都须三思而后行,并且合乎礼仪,让人只要见形闻声,皆能起欢喜心、发善心。若能如此,就是与众生结好缘,也就是回报众生恩,更是广结未来的善缘。

人生道上的罪与福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充实的人生,但什么是充实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应该多多发挥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上看来是付出,其实是心灵上的一大收获。因为在使用时间、生命及良能为利益众生而付出的同时,会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更踏实、更有意义,一点都不会觉得人生过得很空虚,这种盈满的感觉即是幸福。

慈济人日常的举手投足,无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努力!因此,我们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过。《地藏经》中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意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举手投足无不是业,启口动舌无不是罪。人的一切行为,不离善恶两种业:善业——指身体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恶业——指损害人群、破坏人间的行为,也就是罪。

福与罪皆由人的行为举止产生,而主使人一切举动的就是——心。我们的观念、心念若趋向善的一方,则一切举动便能利益人群;若心念向恶,则一切行为将会破坏人群,对世间造成危害。所以,同样是人的身体动作,却因不同的心念,而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

言语谈话也是如此,二、三千年来中国与西方曾出现许多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确的思想、言语来引导大众,利益世间。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圣贤成为众生心灵上的救度者,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从古至今,也有许多用口损害人群、启祸造业者,有句话说:「祸从口出」,同样的道理,罪业也是由口而出。

口能造福人群,也会祸害人间,其中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心念。观念正确,就可以引导大众行于正道上;反之,就会祸害人群。所以学佛要依循正道明师,才能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间。

二.奉事师长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事师应如事佛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孝养父母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万善之门,入佛门的初基亦是从「孝」开始。学佛弟子,必须以孝为宗。除了孝养父母外,同时还要尽心奉事师长,因为我们一切的正规、道业,皆从师长的教导而习得,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立身处事于人间,要做个利益人群的人,发挥人生的良能,一定需要启蒙者的引导;能在学习路上引导、教导我们的人,皆是我们的老师。

过去的人想学门功夫,至少得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学成,而且要拳拳服膺、循循顺从,才能得到师父全心的调教与真传。因此,过去的人相当尊师重道。身为佛弟子,对于引导我们走入善道、洗炼我们的心灵、开启我们清净慧命的师长,其恩德又如何言喻呢?

父母生我们只是一生一世,师长开启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的人生,是历过去、接未来,让我们在茫茫六道中,有个正确明白的去向,并使我们的慧命长存。

众生自无始以来,清明的本性即被无明遮蔽,乘着业力而来,又落入六道的业海之中,良知被欲念埋没,犹如处于暗室中,又像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而师父、师长,就是暗室里的一盏明灯,也可以说是苦海中的慈航,开启我们智慧的道路,因此师长的恩惠无异于父母的亲恩。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共业,因为业缘而成为父母子女,这分缘是染缘;而与师长则是净缘。师长启蒙我们,使我们慧命长存,不但助益我们的今生,甚至来生及未来生。他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再沉沦苦海,所以说师长的恩德是无可比拟的!

德丧起于不能尊师重道

所谓「合抱之木,发于毫芒」,能够成为庇荫万家的大树,是源自最小的「因」——种子,而渐次硕壮;出家修行人要成为人天的导师,也一样要从尊师重道做起。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说:「师长之德逾于父母,重于乾坤。」又说:「所以弟子事师,不敢慢矣。」他固然是一代明师,但也曾为人弟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一代宗师,正因为他能善尽弟子的本分,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

然而,尊师重道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似乎已日渐式微!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起因于不能尊师重道。过去师长的一句话重如泰山,现在却轻如鸿毛!道德的沦丧,也让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危机。

曾有几位老师与我闲谈时,讲出内心的话后,竟然痛哭流涕,让我深深感慨,人师真是难为啊!现在青少年所受的教育,花费教育家多少的心血?用尽了父母多少的培育与期待?但是教育的功能到底发挥了几分呢?

现在一些学生,对师长不但不懂得恭敬遵从,反而认为师长严格的教导是唠叨,而蔑视师长的苦心;甚至有些学生做错了事,一点都没有悔改之意,依旧理直气壮,不听师长的教诲,也难怪许多老师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

师之德重于乾坤

出家学道也是一样,千里之途,始于初步。如果轻慢师长,不能真正地尊师,又如何真正重道?忘记了初步,就想趋向千里,如何能找到真正的「道」呢?

过去的大德,将佛教分列宗门派别,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弟子能深入契机法门,专心学道;否则佛法八万四千门,今天走这条,明天走那条,走得心慌、意迷,如何能够深入?求道最重要的就是心安理得,我们既然择师,则必从于师,如此心就能安。若选择此处修行,而心却无法安住于此,「道」又如何能专呢?

所以,不管出家或在俗,法原本是正的,只是人心偏向于末,真正安心于正道的人,绝对没有末法的行径。

开启内心深处的明灯

对于我的师父——上印下顺导师的话,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师父为我内心深处的明灯。你们若能真正了解我出家到现在的这段心路历程,就能明白我所承传的师教,就是这句话「为佛教,为众生,我将这句话尊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济,就是始于这句「为佛教,为众生」的启蒙深因,这不就是「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吗?我拳拳奉事,时刻不敢违离师父的教示,这就是我的宗法——敬师如佛,认为师父开示「为佛教,为众生」的话,就是我终生奉行的佛法。

「千里之路,始于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稳,恐怕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遗憾!因此大家须警惕戒慎,好好自爱,既然要修行,就要从最根本的「尊师重道」做起。

学佛须求正知正见

学佛、修净土,不能离开「孝」这个最根本的条件,除了以孝为宗、以孝为戒外,还要学习「奉事师长」。

学佛之基在重孝尊师

《论语》中有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做人、求学,应从重视孝道,并由遵守「弟」与「子」的礼节做起。父母生我们一生一世的身命,师长却成就我们千秋万世的慧命——《法华经》的「方便品」中,舍利弗所说偈:「佛口所生子」,意思是说父母生养我们的是血肉身躯,佛陀则以「口」宣法度众,成就众生慧命,师长亦是如此;师长是我们慧命的孕育者,所谓「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几千里的道路,必定要从第一步开始;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多高深的学问,还是源于师长的启蒙。所以,平常待人处事或求学,必定要时刻抱持谦让、恭敬的心。

莲池大师曾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师长之德重于乾坤,所以弟子奉事师长不敢轻慢。」佛教公案中,有佛陀为求法而「舍全身,求半偈」的故事;佛陀《本生经》里亦有很多类似这种舍身求法,为法忘躯的实例;又如「腰石负舂以继祖」的惠能大师,在学佛求道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他的生活几乎都是在柴房、磨坊里度过,每天舂米、砍柴,任劳任怨地做各种粗活。普通人修行到「任劳」容易,但要做到「任怨」就比较困难了!后来他继承了禅宗六祖之位,实实在在是由自身的德行修习而来,可谓是「重道」的模范。

此外,也有为了求法而「投火聚以证菩提」的公案,如《华严经》中「入法界品」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曾经参访一位观火入道的觉悟者,隔火向他请法,这位善知识说:「你既然要求法、问法,却不敢经过这个火坑,哪有办法求得法呢?」于是善财童子便纵身投火。这些都是亲身力行证得菩提的实例。

现在学佛的人,有些只是自我修学而不能身体力行化导众生;真正尊师重道的要法,除了自我修德外,更要锻炼勇猛、坚定、精进的心,以身体力行利益众生。经中舍利弗曾说:「终身奉道,非报师恩。」也就是说,即使一生一世守在法里,尚不足以报答如来之恩,一定要「行菩萨道」,才能真正报如来之恩。

以清净面貌建立新人生

很多事情让我感触良深!曾经有一位在歌厅演唱的年轻小姐,由其姐姐和一位委员陪同来看我,她第一次见到我,便痛哭流涕,之后我回花莲时,她也跟着回到精舍住了几天。

过去的她,在舞台上被许多人捧得很红,海内外到处作秀。她身处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里,样样精通;来到精舍后,她感悟过去的日子实在是颠倒迷茫的人生——在精舍里,每个人抱着虔诚的心,无所求地为人群奉献,这种毫无掩饰的人性「真」与「诚」的情感流露,让她非常感动!

以前的她,完全不能体会佛陀所说的「人生之苦」,直到参与慈济志工的服务后,看到医院许多真切的无常、苦难示现,这些苦、空、无常,让她了解人生苦谛,也开始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她深感自己应该及时舍弃过去之非,从未来之是。于是毅然发心喜舍一百万元整捐作慈济基金:但她告诉我目前手头不方便,因为过去赚钱虽然很容易,可是在抽烟、打牌中,却也轻易地把钱就花光了。我告诉她:「只要有这分善心,可以慢慢来。」但她回答我:「不能慢!人生无常,今天我还有能力时,就得赶快做!」结果她回到台北后,便立刻将景美的一间店面卖掉,并把这笔善款送到本会。

从那时起她每天都来体会慈济精神。她努力改掉过去傲慢的态度与生活习气,诚恳地待人处事;她的改变,让周遭的人也一起感受到她的亲切、真诚与美丽——过去她虽然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夺目,穿着最新流行的服饰,却得不到人们真正的喜爱;而最近两、三个月来,她卸掉浓妆、换上朴素的衣饰,时时刻刻带着亲切的微笑,反而带给大家亲切和真诚的感受。后来她的同事和她一起来看我,并为她作见证:「我很感动,也很惊讶!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转变?由于好奇,所以特地来见师父。」

事隔不久,她又来看我。她伸出手说:「师父,您看看我的手!我深深记得到精舍交善款时,师父的眼睛曾仔细地注视我的指甲,虽然师父没有作任何评语,但我心里明白,这就是我虚浮的一面。所以回家后,我马上将指甲剪短,把指甲油抹掉。」

这就是尊师,也是重道!我并没有训示她任何话,可是她认为师父的眼神就是教导的方针。所以她在言语动作中用心观察,以尊重、信受的态度来奉行师训,精进实践菩萨道。

佛法并非只能从师父在讲台上的开示中获得,像这位小姐即是因为透过自己的省悟,更进一步亲身力行与修持,心、行时时刻刻不离教法,才能逐渐让人感动、敬服!所以,学佛不仅用耳朵听,还要用心观察,为人师者的一举一动,时时都在教导弟子。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时时奉守师教,就是时时行道。

耳闻目视莫非教育

耳之所闻,目之所视,无不是教育,但仍需慎重的判别所听所见的事。莲池大师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我们一定要谨慎选择良师,求得正见。要如何选择良师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外在言语动作,就断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应该仔细观察一个人行动后面的动机、目的,长期观察其言行,甚至看他独处时能否守规如仪?因为大部份的人在公共场所都能自我约束警惕,但在自我独处时便会松懈下来,因此「君子慎其独」,君子在独处时会更加谨慎小心自己的举止。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好高骛远,不知「道即在眼前」。所以,千里之路重在审慎这最初、最近的第一步,求师之道亦是如此。

我们要身体力行,修己善群,不可故步自封;若只是一味地追求佛理,而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接受人事的历练,又如何能真正回归清净的本性呢?现在很多人只求理不求事,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做人能成功是因为能顺应事理,若违逆事理则容易导致失败。所以,能在人生道上通行无碍即是顺理;若在人生道上行不通,人与人之间都无法融洽、和顺、遵守礼节,那还谈什么「道理」呢?

确立学习的目标方针

不论学佛修行或做人修养,皆要尊师重道。若对师长欠缺尊重恭敬的心理,也就等于轻忽了自己向上学习的精神。

学习必须有方针,先确定自己要学习的,然后慎重地选择引导我们达到目标的教导者。各行各业都有专精擅长的师傅,例如对裁缝有兴趣者,确立目标、方向后,就要寻找一位手工精细、裁剪高明的裁缝师当老师,才能学得一手好的裁缝技术。否则,若想学裁缝,却找一位木匠师傅,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择师在于己志,既然找到自己需要的师长,就要必恭必敬、贯注精神,认真学好这门功夫。

假如希望师傅能将毕生所学的功夫倾囊相授,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认真、用心,并且尊重师傅。如此,师傅才会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的技艺传授给弟子。如果弟子对师傅的态度轻慢,对所学的功夫不认真,即使多有涵养的师傅也会失望,最后弟子当然无法学得精湛的技艺。

学佛也是一样,佛陀的智慧超越世人所知,佛陀的教化是应众生需求而因材施教。为了教导众生了解佛陀所悟得的教理,古德乃将佛法分科别门,区分成各宗派别,修行者确立自己的目标方针,然后选择自己依止的宗门,一门深入。

总之,学佛最重要的是必须尊师重道,要依从佛陀所说的教法身体力行,不能只在口头论诵;虽然起而行总是比坐而言困难,但不付诸行动,就好像是进入药店看药材,而未将良药放进口中服用,如此,身心的病根本无法治愈。尽管「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众生的病一定要对症施药。修行即是如此,知道道理不难,然而要真正身体力行,就不太容易了!

社会上有许多进修研习的机会,出家修行与在社会中修学毕竟不同。出家修行没有文凭,且不仅只听讲、学习而已,而是为了收摄本性,将潜藏内在的良知启发出来,并且将良能展现;不管身心经历多大的磨练和考验,都能有始有终地坚持到底!

出世投师,须求正见

莲池大师曾说:「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起步需有人引导,因此不能没有师长;但我们请教法师或有修持、有学德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他是否具有正知正见?听经时也要仔细选择真正能引导我们正确方向的人,绝对不可人云亦云,否则很容易附和邪宗——影直则以直为实,影曲则以曲为实;如此根本无法分辨本体形态究竟是曲是直,甚至误以为二者皆对。

身为佛教徒,要懂得运用智慧,因应时代力行佛法。有一则日本的小故事说:德川时代,日本天皇的大权完全被德川幕府的将军所执掌,有位江吉将军可说是当时日本的执政者,天皇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这位将军的母亲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但却无正见。

古时候的人重男轻女,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妻室,因为大房(第一位妻子)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男孩,所以将妻室中第一位出生的男孩立为父位继承人。江吉的母亲是第二房妻子,一心想生个男孩,因此她不断拜佛。后来经由某宗派的师父引导她祈求生男育儿的方法,她果真如愿生下一子,自己也由偏房高升正位;而她的儿子江吉长大后,也成了将军的继承人。

江吉的母亲不断灌输他一个观念:「妈妈就是因供奉某宗门,才有今日的福报,你也应该虔信这个宗门。」江吉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深受母亲的影响,所以也非常虔诚信奉。他长大成人后,继承将军的权位,为了事业以致晚婚方得一子;他的儿子在大家欢喜庆贺下诞生后,却不辛夭折了!为人父母者当然心痛欲碎,而老来得孙的祖母更是哀恸不已!

江吉将军想尽办法安慰母亲,都无法减轻母亲的悲伤。最后,他只好请自己虔诚信奉的两位大师入宫劝慰母亲。其中一位大师告诉她:「你儿子过去生中多造杀业,因此招致你孙子短命,你们要多放生。还有你的儿子肖狗,若他想要官运亨通、掌握大权,唯有多护狗。总之,除了放生、护生外,还要对狗特别礼遇。」

江吉将军听了母亲和法师的话,便下令江户(德川幕府所在地)所有的百姓——不准吃鱼吃肉,不准杀生,对狗要礼遇,不仅不能杀狗,甚至要尊称狗先生、狗阁下,而且要让狗住华贵的狗屋,穿绸缎制的狗服。那个时代的人民大多家徒四壁,衣不蔽体,生活非常困苦,到处有饿殍。但是江吉对庶黎苍生却没有一点体恤、关怀的心念;反之,有人杀生,便施以严刑酷罚。

护生当然是善意,但是过于偏爱牲畜而无爱护生民之心,就是太执着了!

由此故事可知,一位佛教徒不仅是要有虔诚的心,且除了慈悲外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判断,否则自己抉择错误,还误导了众生。故知「正知正见」对学佛者的重要。

选择良师,专心依从

参学求法,除了根本上要尊师、重道,同时还要秉持正知正见,才不致有所偏差。

人生苦短,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今日既过,生命亦随之减少一天;要时时自我反省过去不正确的观念、行为或思想,是否随着岁月消逝、寿命减损而日益减少呢?修行就是要日日精进,将过去错误的观念,一天天地修正减少,并将正确的观念充实增加,如此慧命才能增长。

佛教所蕴涵的教育,是人生最活泼、最实在的教育,是我们人伦、教育、文化的前导者。学佛,也应顺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潮流。今日社会教育普及,学识智力水准提高,不同于古代的生活背景,若仍停留在一般的民间信仰——「人家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就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旨。

择师要正确,用心要专注

在五浊恶世中学法,就是学习让心不受染着,而且能以超脱常人的智慧看待人、事、物;然而想要真正超俗,一定要有正见。

参学求法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以免产生偏差,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随众人云亦云,今天听这个法有道理,就开始用心于此;明天听那个法不错,又开始用心于彼;每天都处于开始学习的阶段,则永远停留在第一步而无法再往前迈进。所以选择必须正确,心念一定要专注,有了正确的选择,就要认真付诸行动。

德蕾莎修女为苦难众生付出的感人事迹,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她投注一生的时间,以悲天悯人的慈爱心照顾病苦垂危苍生,让他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尊严,这是她终身所奉行的宗旨。她伟大的爱心与胸怀,就是菩萨精神的表现。

大家都是抱着救济贫病众生的心来到慈济,慈济志业与德蕾莎修女的博爱精神其实是相同的。慈济人以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为依皈,这是我们一生的理想。大家要尽全心、尽本分地珍惜把握人生,身体力行爱一切众生,这就是慈济人的正念。

慎选依止之师

修行要依循自己所选择的宗旨、志向,如果宗旨一偏,目标就差矣!人生几何?能有多少日子任我们蹉跎?所以,学佛修行除了宗旨、观念必须正确外,最要紧的就是慎择明师。

莲池大师曾经开示择师之道——「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知正见;参访请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审辨正邪之利;正则成佛,邪则成魔;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子择师善者而从之。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

这段文字是说明——佛陀的教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我们一生中有多少个日子、多长的寿命让我们样样学习呢?所以,择善依从,专心正念才是修行的宗旨。

罪福不离身口意

学佛最主要就是要「明罪福之因」——明辨何者是罪业?何者是福业?

造罪或造福,都不离「身、口、意」三业:「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瞋、痴,这些都是罪业的因。

能爱护生灵、不杀不淫,亲手遍布施,身体力行、爱护一切众生,生活守节无污染,这就是「身」的净业之因。至于「口」的净因,则是时时劝导、调和众生的是非纷争,令其去除恶念,趋向善道,这就是口的净业。若心能不贪求,常生施舍心;不生瞋怨,时时有慈悲、柔和、善顺的心念;不痴妄,时时向正确的道路行进,所谓「形正影端」,能心存正念,则身行必定端正,这就是「意」的净业。所以,要时时培养慈悲、喜舍、正念的心,这就是「福业」,修行的关键也在于此。

学佛能否邪正分明,在于「审辨」——仔细谨慎地分别邪正。身、口、意若正,则能成佛;三业若不正则成魔;也就是说修行的观念正确,则一切动作、行为皆正;观念一偏差,则一切动作都是邪行、邪思,落入魔业。因此,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因」是由观念、心念、心田中所培养,种下正因则成佛,种下邪因则成魔。所以,学佛发心必定要非常慎重!修行者若能改正过去的陋习、错误的观念,行于正道,则能达到成佛、证菩提的目标;反之,如果不能舍弃陋习、修正自我偏执,到最后学佛不成反成魔。

吾爱吾师,当择善而从

「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曾为太子,因为体悟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苦,而舍弃荣华富贵离开皇宫。最初在外的五年,他到处参访婆罗门教,后来觉得此非解脱之道,所以立即舍弃。所以,同样的我们求师问道所依止的人,如果言论、行为不能合于人生正道,就应该再寻找正确的明师。

「子择师善者而从之」——佛弟子应该好好选择真正的正道、至道之师,并终生奉行正法。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地教导我们如何选择师长、如何尊重师道,并且教诲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最后才能「就有道而正焉」。入世的教育都如此尊师重道、如此慎择师长,更何况是出世修行的人?

「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释迦牟尼佛在无数过去生、无量劫以前,即不断地出现人间、不断地以身行示法,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如何选择师长、如何舍身为人。佛陀时时刻刻现身于人间,可惜凡夫肉眼无法看见如来真法身。孔子与佛陀都是显现于世间的古圣先哲,他们的行谊一直流传至今。今人为何不能效法圣人之节,追从圣人之迹呢?

我们不妨仔细观察周遭人的言行举止,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大家必须好好用心分别。

悟得正道,一生依止

灵源禅师曾引先哲的言论教导后学:「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既守,行之更为难;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

「学道,悟之为难」——是说要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精粹,实在不简单!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深加体悟,并且心与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遗憾!一般人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髓呢?所谓「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时时刻刻行于斯。」能够早晚时时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体悟道理的真髓了。

我创办「慈济功德会」的目的,就是「为佛教,为众生」,这是我遵从师教所体悟的真理,也是我一生依止与遵循的法则;然而要真正体会为什么要「为佛教,为众生」,必须先体会人生的真谛,能体会就叫做「悟」。

「既悟,守之为难」——要一生一世固守所悟得的道理,热心不退、恒心不减地坚持下去,实在很难啊!不过,在慈济这个团体里,以精舍常住众为例,他们任劳任怨,为了志业工作而默默奉献毫无怨言,这就是「守」;工作同仁以「志业」的精神投入「职业」,不计较时间、工作分量,专心致志奉献一己之力,这也是「守」——守其职志。至于慈济委员呢?慈济志业创办以来,每月增加不少委员,他们不是三个月、五个月短时期的发心,而是持恒常心,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为慈济的济贫教富工作努力,这也叫做「守」。他们能够体会佛陀的慈悲、体会慈济志业的深远意义,因此身体力行此志愿,这就是「悟而守之」。

甘愿做,欢喜受

「既守,行之更为难」——守持善法后,要进一步力行时,也是很困难!

然而,慈济人长期不断地为志业努力奋斗,不管风霜雨露,不论烈日酷阳,一样奔走于长街陋巷。这股精神与毅力,让很多困难的事迎刃而解,这就是菩萨精神的发扬。只要甘愿做的事,即使再困难艰鉅,都能欢喜信受、乐意奉行;如果是不情愿做的,即使再轻松也觉得困难。

「今当行时,其难又过于悟守。盖悟守者精进坚卓,勉在己躬而已」——修行者当其开始将所悟得的善法付诸实行的那一刻,才深深觉得比悟道、守道更加困难!因为这是从自我勉励进一步到力行实践的阶段。能够一生洁身守志,将身戒规矩守好,坚定心念,不要一曝十寒、朝秦暮楚,三天精进而七天懈怠;这也都只是「勉在己躬而已」——勉励自己亲身做到而已;虽然做到身体力行,却也只是独善其身而已。

在慈济世界里,大家应该感到很欣慰。每个人持守「难行能行」的志节,那么一切的「难」,似乎都不再是困难!

贯彻利益众生的誓愿

「唯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损己益他为任」——修行的人,要立下誓愿,以平等心、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可认为「我会做的,你不会做」而心生骄傲。这种利益群生的任务不只到死为止,佛教有「倒驾慈航」的说法,不仅要一生一世不改变心志,还要有来生再续未竟志业的誓愿,再回娑婆世界续任济助苍生的工作。

有人问我:「师父,你以后会往生极乐世界吗?「我毫不考虑地回答:「我不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再转生为人,因为人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以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为责任的誓愿,而且坚持贯彻,永不改变心志!

「若心不等、誓不坚,则损益倒置,便堕为流俗阿师。是宜祗畏。——若无平等心、誓愿不坚定,一心以利益自己为前提,则容易颠倒是非损害他人;只要一念心颠倒,行为就颠倒了。所以说「是宜祗畏」——种正因则得正果,终至成佛;若种邪因,就会走入偏邪的魔道成为魔。对于这种因果循环,应该心生警惕啊!

在学佛路上悟守与力行,虽然世人以为困难,但修行之人如果能择师而行、择善而从,事事勇猛精进,那么一切则不以为难。

事师应如事佛

选择一位良师,对我们的修行目标影响很大!一个人的见解和修行方向若正确,则能达到成佛的目标;若选择上有所偏差,被误导入邪知、行于邪行,那么,尽管你很努力、用功,所达到的只是魔的境界。所以,选择良师一定要很谨慎。

学佛路上,有难得遇佛、难闻正法……等八种障碍,叫做「八难处」。天福再大,亦难免六道轮回,不如人间得闻佛法、得修解脱道。学佛不是要求长寿,而是为了「来去自如」——三界六道中,何处与我有缘、何处需要我,我便发愿前去,缘尽我也了无牵挂地离开,这叫「来去自如」;该来之时我就来,该去之时我便去,不受到「缘」的束缚,也不受到「缘」的阻碍,既不受阻碍也不受缠缚,这就是解脱。

学佛最主要的目的,即是能发挥自己的良能。众生需要我们,我们就应众生之需,发挥自己的良能,此即真正的学佛,也就是佛陀来人间设教说法的目的。所以,学佛不可附于邪宗;若附于邪宗,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修行,终究落入魔的境界。

世智辩聪难为道

孔子教导弟子要择善者而从之,莲池大师也说:「子择师善者而从之。过去的人大部份都能尊师重道,对于师长的教法拳拳服膺;反观现在,放眼天下,世智辩聪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说自己聪明、见识广博,世间之事无所不知,口头上的论调也很高,但是他又真正能做到多少呢?满口喊着制度、原则的人,究竟自己能不能成为组织中真正最负责的人?负起应尽的责任?实在是个问号!

现在的人多数都是世智辩聪者,只限于口头上的论调,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体悟道理,进而身体力行。难怪灵源大师慨叹:古时圣贤皆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恭敬精神尊师重道,而现在能体悟的人不多,能守道的人更少,而能守持正道又能身体力行的人,更少之又少!

二祖立雪为求师

佛陀教法延续至今已二千多年,二千多年的历程实在很长!随着人事的演变、人们思想的偏差,而将佛陀的正法不断变易,不但佛法的原意走样,连人们心理上接受的程度也不同。现居末法时代,邪思横行,人的思想变迁,佛陀的正法也被曲解!不免有邪思邪见者喊着佛法的口号到处讲经,使听经的人失去正确的准绳。此即末法,亦是法的偏差。

佛陀教法是真正千古不变的,所以叫做「经」——纵直之线,没有偏差;不管经过几千年,绝对不会改变,但是后人将它引用偏差,导致教导上也产生偏差;因此,我们择师要非常谨慎,师长的脚步若有差错,我们难免也跟着错了!

总之,真正的修行,绝对不可亲近思想偏差的邪宗邪师,所以莲池大师苦口婆心地交代我们「择师」不可不慎!

如果尚未寻得人间适用的正法,灵源大师也告诉我们:「但存正念,终得明师」,只要心中存有正念,自然可以遇到明师。「要了大缘,甚莫容易。」真正有心学道,了脱生死、体悟佛法的人,要抱持着「明师难求」的心,决不可有轻视、以为容易的心理。如此,才可以真正得到悟道、守道、行道、得道的功德。

现在有不少人怀着这样的心理:「我来此处求访明师、想要出家,你好像不鼓励我,也不太理睬我。既然如此,这个时代到处都有师父,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不收我作弟子,别处还有很多人想要我呢!」

现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是这种心态,过去的人就不是这样。如果是对心目中所尊重的师父,不仅恭敬求法,甚至喜舍身命,用最诚敬的心意来感动明师。例如禅宗的二祖慧可禅师,为了求一句真理,可以七天七夜站立于雪中,任风雪飘飞、冰霜冻寒,雪没及膝,仍然矗立等待,只为了向达摩祖师请示一事——「如何是我本来的面目?」为了觅求一位明师,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谨慎地追随指导我们的明师。

弟子事师如事佛

「是故弟子事师,即同事佛也。」——师父如同现代的世尊,弟子奉事师长,应该像敬佛礼佛一样。我们为什么尊敬佛陀?因为佛陀教导我们、造就我们的慧命,依照其教法实行,可以得到慧命的解脱,所以我们敬重佛陀。但是佛陀已经过世了,你跪在佛像面前求他、问他,他也无法作答;你做错事,他也不能指正你。然而,在生活周遭却有一位真正的活佛——师长,为什么不懂得去礼敬呢?心中有疑问,师长可以帮你解惑;有错误,师长会帮你修正;日常生活可以依照师长的戒法规则实行,这不正是「现在的活佛」吗?

修行人更应如此!弟子应该事师如事佛,遵守师规——出门前先告假,入门后赶紧销假,免得让师父担忧;师父要出门时应该送驾,入门时应该接驾。出入威仪规矩,是宗教中不可轻忽之处!

现在的人就不如此了!入座的时候,自认为「我先进来就先坐下,师父站着也没关系,反正是自己的师父嘛!熟不拘礼。」要出去就出去,要回来就回来,认为「反正这里是自己的常住」,要出门的时候才说:「师父!我要到某处去。」私下以为:「我已经穿戴整齐,你非答应不可!因为我不出门不行,跟你讲一声已经很好了。」

过去的弟子不是这样,有事情要出门,自己不敢做决定,必先请示师父的意思,而且非常遵守时间回来。现在有些为人弟子的,甚至只吩咐别人说:「你跟师父说一下,我出门去了,」到了远地才又打电话回来:「你跟师父说,我几天后才要回家。」相形之下,似乎师父连朋友都不如;既然目中无师,心中哪有「道」的存在呢?事师应该如同事佛啊!

四事供养焉辞劳

所谓「四事供养,莫敢辞劳。」——四事是衣、食、住、行。衣着方面,冬天时体念师长有没有暖和的衣服;夏天到了,关心师长有没有薄凉的衣服,事师像侍奉父母一样的体贴开心。食呢?关心师父吃得下否?吃得饱吗?营养丰富吗?生病时是否服药了?尽力做到饮食汤药的侍奉。此外,师长睡的地方是否温暖?出门时行动是否方便?……总之,对师长的衣食住行,身为弟子者必须要真正用心!

为师长服务,并非供给他许多物质上的享受;金钱与物质对一个有修行的人而言,一点也不发生作用。为人弟子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谨慎的态度恭敬礼遇师父,这样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下一篇:证严法师:没有分别的爱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