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说偈

2014-02-16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荣进步,但是也因为变迁快速、步调紧张,而使得个人心里积压了多重的焦虑和苦闷,无法纾解。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可谓一大讽刺。而佛教所谓的「禅」,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是根治时弊的一帖良药!

随着佛法的普遍,禅的精神广为人们所喜爱。行者在禅师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顿开,或心开意解,一件件复杂的事情或心境,就这样迎刃而解。禅,有如山谷清泉,不经意地流向人心深处,洗净纠结不清的意识分别,化解束缚顽劣的迷情妄执,带给生命一股清凉自在。因此,禅门的公案、语录和诗偈能传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润了人类久被禁锢的心灵,也开展出无限宽广的文化内涵。

翻开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发现禅宗的文献浩瀚无比,并不亚于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于禅的本质直指人心活泼自在的源头,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因此为时人所乐于记载传诵,形成一则则发人深省的公案、语录和诗偈。传及后世,因时空隔阂或个人体验不足,使得初学者往往欲一窥堂奥,却不得其门而入,为弥补此遗憾,佛光山电视弘法委员会遂于台湾电视公司开辟「星云禅话」节目,请我主讲,并编辑成书,得到了广大听众与读者的回响,可见社会人士亟需禅门思想来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继而在盛情难却下,我又于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应邀主持「每日一偈」单元,达二年之久。兹应大众要求,将全部内容付诸文字,整理成书,以便咀嚼参究。唯一些诗偈的作者因年代久远而佚失,殊为可惜。幸好禅门诗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并无碍于了解参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来,马不停蹄地四处云游弘法,承佛光山视听中心记录成稿,而文稿之审阅,经常是在行脚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尽理想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过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时,仍能保有一份欢喜自在的禅心。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于佛光山

1.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华严经

我们经常礼拜赞叹的佛到底在哪里呢?这问题,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净土,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因为「佛身充满于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经典上说:「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清净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世间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都能「普现一切群生前」,如同《华严经》上说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诸佛如来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毕竟空的真理,如果众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净了,菩提的月亮就会显现出来。

一般人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称念阿弥陀佛时,总会向观世音菩萨求这样,求那样,也曾向阿弥陀佛要这样,要那样。若称念的人多,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要千处祈求千处应,不就忙不过来了吗?其实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诸佛如来、菩萨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脸盆、茶杯,都会映现出明月。但是你又问:为什么看不到诸佛菩萨呢?那是因为心里的烦恼太多,心里的水混浊、不澄净,只要将烦恼的乌云去除,就能万里无云,到处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显现出来了。故佛又称为如来,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他的法身不动不静在世间,「而常处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动金刚菩提座,而「随缘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间。

2.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大德)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友难遇」,如果难得而都能得到,那真要好好珍惜!

《阿含经》里有一则海龟喻,是说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只盲龟,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还要有个孔,让盲龟的头伸出来以便漂浮,实在是难上加难,所以说「人身难得」!经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难得,生命易逝,我们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持这宝贵的人身吗?

「佛法难闻」,要听闻佛法也不容易。今天有很多人到处礼拜寺院,求闻佛法,却很少有人能心行密合。很多人能讲说佛法,但能讲得契理契机的很少;有时讲说者的观念不纯正,常会以盲引盲,把信徒导入邪路上去。或者讲经的人太执着,使闻法者执迷,不能接触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人劝他们听闻佛法,却推说没有时间,缘分未到,可见佛法难闻。

「中国难生」,中国是指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都很优秀的国家,相对其他争战连连,经济萧条,文化低落的国家则称边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福报可以出生在富强安乐的国家,像现今中东战争不断,难民潮一波波,非洲也是种族冲突,饥馑连连,人民百姓都很苦。人生在世,能有平安富足的生活,能受良好的教育是十分不容易的。

经典上说人有三件事比天人殊胜:第一是记忆,第二是梵行,第三是勤勇。所以,生而为人,要懂得修持;即使是天人,若只知道享福,而不知道修持,福报享尽时也会堕落。我们已得人身,如果不趁早精进修持,在这一生消逝前求得度脱的话,将来要向何处超度此身呢?人,处在生天与堕落恶道的枢纽,如何向上提升而不下堕恶趣,实在是攸关生死的大事!

3.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古大德)

这首偈语是说明:一个修行者在礼佛、自省时的心情。

「佛在世时我沉沦」,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初转法轮度五比丘起,即从灵鹫山到祇树给孤独园,从祇园再到灵鹫山,来往于印度南北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想到佛陀在世时,我还不晓得沉沦在什么恶道里,没有亲聆佛陀的教示,真是佛世难遇。

「佛灭度后我出生」,现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了,我才出生到世间上,「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不免悔恨自己的业障如此深重,见不到八十种好、三十二相的如来金色身。

我要奉劝修行者不必太消极、太慨叹,当初佛陀曾经说过:如果你们要我常住世间而不信受我所宣说的佛法,我活着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我入涅槃,而你们奉行佛法就如同我久住世间一样,我又何曾离开你们呢?

所以,佛陀在世不在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大家能不能奉行佛法?比方说:佛陀开示我们要慈悲,大家慈悲了吗?佛陀开示我们要忍辱,大家有忍辱吗?佛陀开示我们要持戒,大家有持戒吗?佛陀开示我们要弘法利生,大家弘法利生了吗?假如我们真能奉行佛陀的佛法,以慈悲喜舍来对待大众,以六度万行来修持自己,以八正道来实践佛法,以四圣谛来宣扬佛法,也就等于如来法身常住世间了。所以经典上说佛陀常住于常寂光中照顾我们,永处在真理里指导我们。《金刚经》也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必定有佛,有佛法的地方必定有佛!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我的关系,普度众生,若见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

4.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古德)

过去,有一个长年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回家探望太太,到了岁末,他就上街买东西准备回家过年,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和尚挂着卖偈语的招牌,他好奇地问:「这偈语卖多少钱?」「十两黄金!」「什么偈语要这么贵?」「施主!你如果有十两黄金,我自然会告诉你一个妙用的偈语。」商人一时动心,付了十两黄金,老和尚就告诉他这首偈语。

商人听后有些失望,心想:这四句话就要十两黄金,太贵了吧!可是对方是个老和尚,也实在不好计较。临走时,老和尚还一再叮咛商人:「把这个偈语记好哟!回家很管用的!」

商人披星戴月地日夜赶路,回到家已三更半夜,除夕都快过去了。因为大门未上锁,商人直接走到自己房间,床上挂着蚊帐,商人正要唤太太,猛然在微弱灯光下,看到床前有一双男人的鞋子,商人心想:一定是太太趁我离家时,不甘寂寞私会男人。立刻怒火中烧,跑到厨房抓起菜刀,就要砍杀不守妇道的妻子。刀在半空中,他忽然记起老和尚的偈子「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征了一征,就依言进三步退三步,这一进一退,把躺在床上的妻子惊醒了,商人怒气冲冲指着床底下的鞋子兴师问罪,太太无限委屈地说:「你出去这么久不回来,过年了,我不能不放一双男人的鞋子等你回来,图个团圆吉利呀!」

商人一听,扔刀大叫:「这偈子太便宜了,值得千两万两啊!」

意思是说:若不是这一首偈语的开导,今天可要闯下弥天大祸了!所以《金刚经》中有言道:受持一四句偈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功德

5.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晋.跋陀罗)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人活在世间上,如果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跟人结缘,不肯替人服务,彼此没有良缘,没有善缘,就不能得到帮助。有些人不是聪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干,然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总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缘分。有的人才华盖世,一身机智灵巧,可是处处不如意,因为他没有广结人缘,自然坎坷难行。我们如果每天贪名图利,在名利的贪瞋风波里浮沉,不能给人欢喜,人家也不欢喜你,生活怎么会快乐呢?

「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我们在世间上拥有的一切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好象人家借给我们看的,看来看去只不过几十年,眨眼流失成空,何必迷恋呢?世间一切物,都是短暂的,都是借看的。我们的房屋能住多少年?身体能活多少年?世间没有一件东西永远是我们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到了生死关头,妻子儿女不肯相伴,金银财宝流落别家,亲朋好友一一远离,我们什么东西都带不去,能带走的只有我们一世人身、口、意造作的业──善业、恶业。善业功德带得去,罪业孽缘也得带去。

世间有形的东西,我们都带不走,无形的「业」带得走。所以做人不要太愚痴,不要贪图一时的房屋、财产、衣饰,这都是倏忽消失的因缘,很快就属于别人了。我们要寻求真实不变的因缘,不要被虚假的世相迷惑,找到自己清明自在的本性最要紧。

6.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

这首诗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就到处打听,跋山涉水寻访,终于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找到了正在参禅打坐的药山禅师。李翱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过如此奚落,终于忍不住讽刺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意思是说: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见了面后,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达世故的一个人。说完,很生气地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耳朵听的就很宝贵,而亲眼见的就认为是低贱呢?为什么你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再间:「什么是戒定慧?」

「我这里没有这些闲杂具!」

「如何修行呢?」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李翱再发问时,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闭起眼睛不再开口了。

李翱因而体悟:禅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别,不可以臆测的。他回去后,潜心研习佛法,撰写很多心性禅修的书,后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学者。

古来多少文人学士,常与佛门大德、禅师来往,听闻几句开示就影响了一生。像李翱在见到药山禅师后,写下了这首偈,为禅门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7.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唐.石头希)

「从来共住不知名」,久远以来,我们就和一个跟我们最亲近的人住在一起,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罢了!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佛性!

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家本来面目,每天对着别人都叫得出张三李四,却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

「任运相将只么行」,人,除了要认识自己外,更要任运随缘、自由自在地生活。要如何才能过任运的日子呢?一、要随缘生活;二、要随境安住;三、要随心度众;四、要随喜自在。

现在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缘在生活,既不能顺着缘,当然就不可能随境自在;不能随境自在,就不容易安住。连安住都不能,还谈什么随心所欲的度众结缘呢?

世间上,多少麻烦,多少是非,都由不认识自己而起。「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古来那些成圣成贤的人,都还不能认识自己,何况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凡夫,哪里会明白呢?我们对佛道若不去研习、自修,真理就永难明白,不明理不精进,就不会修行,不修行当然就不会明白自己了。

这首偈语,主要是教我们认识自己,才能任运随缘,不再造次沉沦于凡流之辈。

8.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

这首偈语是劝我们发慈悲心,爱惜幼小生灵。

「已落双雕血尚新」,已经被箭射中的双雕,一身鲜血滴滴流,他本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翱翔,只为了人们喜爱狩猎,为了满足口欲,就被当做佳肴射了下来!

「鸣鞭走马又翻身」,平常和我们最亲近的牛马,除了供给我们坐骑外,还为我们拉车、黎田。而我们不仅不感谢,还要剥它们的皮,吃它们的肉,泯灭善性,滋长戾气,怪不得有人浩叹「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了。

「凭君莫射南来雁」,是劝说人不要射杀南来的鸿雁,因为「恐有家书寄远人」,雁可能替我们千里迢迢带来亲人的家书,凡事要存着感恩惜福的心。

举凡文明国家都主张禁猎、禁屠,甚至专设野生动物保护区,来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如美国的黄石公园,如果在参观途中遇到狗、熊、鹿等动物,车辆都要停下来,让这些动物先过去,因为公园是他们的领域,这是文明国家的作风。反观我们的社会,孩童常常玩弄小鸟小鱼、捕蝉抓蚱蜢、扔石头打牛羊……,很少见到父母出面阻止,从小就虐待动物,如何培养爱心?没有爱心,戾气日增,长大了怎能不残杀?不做坏呢?

古德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阎老断,只揣应如何?」从宇宙万物同源同种的立场来看,生命是一样的,我肉与众生肉是一样的,把你的肉充作我的饮食,把我的需要和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折磨上,你如何忍心?你怎能安心?大家还是少杀生,多一些慈悲心吧!

9.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

这首诗偈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题是说: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声色美,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迷魂失魄。而禅师们却只要一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终日寻春不见春」,我们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里?春天就是我们的佛性、真如、真心。

「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果我们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归来时偶然看到窗前园里的梅花已悠悠盛开,呵!原来春在枝头已十分了!这景象就像描写赵州禅师的一首偈语:「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说「我找到了!」那就很妙了。找到什么?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世间上的人,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多么可怜!

你能够认识自己,就不会去心外求法了,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没有世界!无尽藏比丘尼的这首偈语,是告诉人们「我找到了自己」,颇有深义。

10.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唐.张拙)

参禅的人,法界在他心中,天堂地狱也在他心中。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佛性之光,本来遍满虚空法界,如同佛光普照,不管是凡夫、圣人,甚至一切含灵动物,都与我一体,我们都是一家。

佛教将有情生命分成十类,一般通称「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每一个人一天中,心念在十法界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

有时心念一起,要为人服务,待人慈悲,内心无烦恼,这时本性之光朗照晴空,就等于是佛、菩萨的世界。为了一件事不满意而起瞋恨心,奢求发财而起贪念,口腹多欲而贪食,这种贪、瞋、痴的地狱、饿鬼、畜生心相一表现出来,种种不如法的行为当然也造作了。我们一颗心就具有佛、菩萨、地狱、饿鬼……等十法界的心态。

「一念不生全体现」,一个人能做到一念不生,不生即无生,就是一切生。如同虚空无相,则无所不像。

「六根才动云遮天」,六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像盗贼般住在我们身体里,每天都痴惑于爱欲,迷没于瞋怒,如不当看的贪看,不当听的贪听,不当说的妄说,不当想的妄想,不当做的妄做……人的本性,就是被六根的乌云遮蔽了,要先将人体村庄的这六个盗贼降伏,不让身心语意妄动,是每个修行者最要紧的一件事!

11.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唐。白居易)

这首白居易的诗喝,是他学佛后,有一次「特入空门问苦空」。空门,指的是佛教。这个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虚空,虚空里面有万物,包容一切,佛门对苦与空的体会最深,你来佛门问苦空,问对了!世间万种苦,有身体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处不好他苦,物质不调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东西也苦,身体老病死时也苦,内心被贪瞋痴驱使也苦……,真是众苦泛滥,苦海无边。白居易希望对苦、空的人生能多了解一些,特地来佛门请示。

「空」是一种正见,一种缘起,一种般若,一种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内容,空是建设性的。因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万物,万物亦是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来到佛门,请教禅师们一些生活上的禅心、禅意、禅修的事情。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人生如梦,却不知浮生是梦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梦的话,梦中何必争人我?就不会太计较人我是非了。

烦恼少的人自然很少作梦,如能将人生如梦看得很究竟,在作梦时,五趣六道、人我是非都像真的,一旦清醒、觉悟时,真是空空无大千,你我没有对待,时空也没有间隔,其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12.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唐.孚上座)

这是孚上座的喝语,他说「忆着当年未悟时」,真是「一声号角一声悲」。时间分秒的过去,人生迷昧苦短,生死又那么无常,一念想起,不禁悲从中来。禅门有两句话,「未曾悟道如丧考毗,已经悟道如丧考毗」,大事未明还未开悟时,浑沌迷茫过日子,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已经悟道后,四大皆空,人生不沾不滞,也宛如死了父母一样。这是慨叹自己在五道六趣多生多劫流浪,沉沦生死至今,才认识自己,自然感触良深。学禅者如果不参透生命的本源,不思见死亡的真相,那真是一声号角一声悲。

日本贞观禅师留学中国二十年后,回日传法,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年的道文法师向他求教:「我自幼研习天台《法华》思想,有一问题始终不解。」「《法华》思想博大精深,只有一问不解,可见你有很高修持,但不知唯一问题为何?」「《法华经》云:「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花草树木真能成佛吗?」「三十年来你挂念花草树木能否成佛,与你何益?你该关心自己如何成佛?」道文吃惊:「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请问我如何能成佛?」「你说只有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要靠你自己解决了!」末悟时,处处问人,殊不知自问方能自悟。

「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现今已开悟了,甚至睡觉时都能与道相应,与真理契合,再也没有闲愁恶梦了!禅门的悟道,是活水长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为中悟,忽然有个恍然大悟,然后对于「生从何来,死将何去」都了然于心,再也无惧生死了!

不管是大悟或小悟,在禅门的二六时中生活,是大小梅花一样香。把凡心去除,随着自己的真如自性随缘自在,人间还有什么值得追寻呢?

13.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唐.鸟窠)

这是唐朝鸟巢禅师的一首偈语。

「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生时纵哪里来?无踪无迹。死后往哪里去?也无踪迹。生来死去都是一样的无踪迹。

「去与来时事一同」,过去有位禅师沿门托钵,正巧施主家生了儿子,禅师听了,站在门口悲伤地流泪,主人很不悦:「我们家添了宝宝,大家都一团欢喜,禅师为什么伤心流泪呢?太不吉利了!」禅师说:「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个死人。」

一般人的观念,都以为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来,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时候才悲哀呢?幻梦人生,终归黄土大地,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有人在旷野中,被狮子追赶,无处可逃,刚好看到一口枯井,就攀着井中树藤想躲到井里求生,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条毒蛇咻咻吐舌,头上又有黑、白两只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树藤,万一树藤被咬断了,不跌死,也会被井底的四条毒蛇咬死,正在万分惊慌恐惧时,飞来五只小蜜蜂滴下五滴蜜,蜜刚好滴入他的口中,满嘴香咧咧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记了生死边缘的可怕。

这寓言显示了人生。人生,被无常的狮子逼到枯井里,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风四蛇正在盘踞吞噬,而生命的藤枝又被象征昼夜的黑白二鼠嚙食着,多么危险啊!五只蜜蜂比喻五欲财、色、名、食、睡,一点点甜头,就使我们忘记了危险,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人生的百态千情都是幻梦,生死也如梦,苦海沉沦无了时,不要醉生梦死,快快求得解脱,才是最最要紧事。

14.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人要守本分,不要妄求,共问耕耘不问收获,功道自然成熟。「三十三天天外天,九宵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正好为这首诗偈做诠释。

「生天本自生大业,未必求仙便得仙」,生天,要有生天的福、生天的业。一个人福德因缘具足,不要说求富求贵、求圣求贤,就连成佛作祖都是很自然的事。世间没有天生的弥勒,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功。现代青年往往不肯劳苦奋斗,不肯流汗播种,只一味妄求,希冀侥幸得富贵,是不可能的。比方说:一块石头,放入水里自然会沉下去,你祈求神明将石头浮起来,当然是不可能的。

「鹤背倾危龙背滑」,不自量力的人,就算骑在白鹤背上飞天,也是很危险的。乘龙飞天,一滑也成千古恨。人贵自知,不要妄求。

「君王自古无百年」,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历经多少朝代,多少君王,何曾有人是百年皇帝?世事无常,种种忙碌,种种辛苦,到最后什么都是空的,都不是我们的,唯有及时行善,做些功德,才是子孙长久计。

15.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唐。金乔觉

这一首诗偈的作者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化身。本是韩国的王子。他在九华山修行的时候,一位当侍者的小沙弥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热闹有亲情的家乡,可是又舍不得师父,所以当地藏菩萨送他下山时,就作了这首诗偈开示他。

「空门寂寂汝思家」,在佛门里过的都是很简单的生活,没有人情,没有温暖,没有厚待,难怪小沙弥想要回家。

「礼别云房下九华」,和云端山中的寺院告别,要下九华山。「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你很喜欢回家玩用竹根当马骑的儿童游戏,不喜欢在佛地聚金沙,慢慢地修行成长,也怪不得你。

「添瓶涧底休捞月」,但你要知道,回到人间后,五欲尘劳,像用瓶子到涧底盛水,不要以为瓶子里映现的月亮很可爱,那是假的,不实在的。「烹茗瓯中罢弄花」,也不要以为那花瓶里插的花非常美,那也是一时的,眨眼雕谢零落,并不实在。

「好去不须频下泪」,今天就好好下山去吧,不要流泪,不要舍不得离开,更不要记挂!「老僧相伴有烟霞」,你要知道,跟我在一起的有天上的云彩,山中的烟霞,这都是我的伴侣,我一点都不会寂莫!人生四大皆空,我们在佛法里却顶天立地。

16.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唐,赵州从谂)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是说宇宙万物所有一切,皆由四大所造,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四种元素,合起来成为世间,成为人,任何事事物物都离不开这四大──地、水、火、风。地是坚硬性的,水是潮湿性的,人是温暖性的,风是流动性的。

像花草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壤,是地大;要有水分滋润,是水大;要有阳光,是火大;要有空气,是风大。有了土地、水分、阳光、空气,花草树木才能成长。人也一样,人的身体骨头、毛发,是坚硬的地大;人的大小便、汗、痰是潮湿性的水大;人的体温、肝火,是火大;风大,是指人的呼吸,要是一口气不来,人也不能活下去。四大因缘聚就成,四大因缘散则灭。又如我们盖屋的建材中,木材是地大;水泥是水大;采光、通风是火大、风大。一间房子的完成也要有地、水、火、风,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四大会聚而成。

「莫嫌不与凡夫说」,这许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说,是因一般人很难了解缘起性空。「只为宫商调不同」,中国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征、羽五个音调。如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证道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涅槃。为什么要涅槃?因为佛陀证悟的道与世间不同,他看的苦相,世人看成乐境;他证悟的法身、菩提,是世人的死灭、空无。所以有些看法,不容易使大家信服,是因为佛、菩萨与凡夫的认识不同,思想、观念也不一样,往往不易传达。要好沟通、好说话,观念一致是大前提!

17.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唐.圆泽)

圆泽禅师与儒生李源是好朋友,两人相约出外旅行,圆泽希望走山路,李源执着要走水路。圆泽叹息:「果真因果轮回不可勉强。」只好取道水路。在水边遇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妇女在洗衣服,圆泽一看,命中注定逃不了。原来这妇人已怀孕多年,就等圆泽来投胎。圆泽就对李源说:「业报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希望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我们有缘再相见。」

洗衣妇回家后,就生下了一个小孩。一晃十三年过去,李源如约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欲回烟棹上瞿塘。」

李源一听,知道牧童就是过去的故人。

这首诗偈说明佛性不变,人在五趣六道里流转,是真真实实的。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我们在三生石上走过,都是有情人、有缘人,是赏月吟风的好朋友。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不要以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们如果对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只要播种功德,总会有美好的来生。

18.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唐.洞山良价)

在动乱世间里,若把人我是非看得太认真、太计较,日子不免纷纷扰扰,所以要能放下一些,随缘一些,像皮箱一样,用时提起,不用就放下。否则一直提着不放,不嫌累赘吗?需要时又提不起,不是很不方便吗?

这首偈语要我们「不求名利不求荣」,不求个人的安逸、荣耀、成就,应该为国家社会求大、求好、求荣耀。如何做到只为大众,不为私己呢?像佛光人的信条「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信徒」,就是一种无私无我的德行。

「只么随缘度此生」,我们不要只顾一己得失,要多为国家社会着想,为大众造福,不辞辛苦努力奉献服务,广结善缘。想想「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人生不过百年光阴,为什么一定要为过眼云烟勾起无明烦恼,徒然牵肠挂肚?

正如无门慧开禅师的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不要把个人琐碎事挂在心头,但对普度众生的事则要积极,对社会福利工作更要护持,如:修桥铺路,功德无量;济危扶困,成人之美。活在世间上,懒惰懈怠也是几十年,自私自利也是几十年,何不积极为国家社会多做点事?为社会的安和乐利多多造福呢?

19.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唐.大梅法常)

大梅法常禅师年幼时在玉泉寺出家,禅师自幼对禅法即特别有志趣,便到马祖道一禅师处参学。大梅法常问马祖道一:「如何是佛?」马祖答说:「即心是佛。」大梅法常于言下大悟,后到大梅山隐居潜修。

唐朝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为上山迷路,而遇见大梅法常。这位出家人十分讶异在这个僻远山区居然有位隐居的和尚,便问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时日?」大梅法常回答:「只见四周青山青了又黄。」出家人又问:「这下山的路向什么方向走呢?」禅师答说:「随着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后回到盐官国师处,告诉国师他的奇遇,盐官国师说:「我过去在江西曾经遇过一个出家人,后来没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见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请他下山,接受我的供养。」后来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请大梅法常,禅师后来以「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偈语一首,委婉地拒绝了。

大梅法常这首偈子,「一池荷叶衣无尽」,一池塘的荷叶,给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尽了;「数树松花食有余」,山上有许多松树,以松花作饭,我也吃不完;「刚被世人知住处」,住处被世人知道后,来访民众太多,干扰了修道生活,那怎么办呢?「又移茅屋入深居」,只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远处移。像大梅法常禅师能够自修,也能度众;能在热闹道场里,也能到深山无人居住处。不管世间怎么变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禅师的风范!

20.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唐.黄檗)

「心如大海无边际」,人的心,如大海一般无边无际,事实上心还不止像大海,心像国王,可以发布命令;心念一动,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听,手就去做事,脚就去走路,所以说心如国王能行令。

心又像电光,心念一动,东西南北任翱游;想建大楼,念头一转,心头的大楼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电光。

心又像画师,《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如艺术家,可以在心中呈现出美好或丑陋的种种变化。

心又像虚空,可以包罗万象。平常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说宰相肚子里真能撑着一条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纳一切!

所以「心」是无量无边,是变化万端,是容纳万有。我们该如何对待这颗心呢?「广植净莲养身心」,有这么了不起的一颗心,我们就要好好地爱他。珍馐美味的营养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养我们的身体,戒定慧则可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要好好地在心田里广植净莲。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是说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们这一双手,要好好地随时随缘为人积功德。例如:随口说好话,随手替人服务,随时结善缘……,希望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间就会很美好了。

21.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布袋)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是形容一个农夫插秧时,一把把青秧插满田,低头看到水面漂漾的蓝天,也看到自己!

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水中天如镜,人要自觉自悟,使本性清澈显见,才能够「六根清净方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污染,时时保持自性的清净,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退步原来是向前」,颇有哲理意味。试想,农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后步步退,返到田边,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实进。有时候,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积极的转进。与人相处,斤斤计较争执,互相排挤诋毁,又能成就什么?倒不如退一步,寻求更大的成功。

过去有一个人,为了一堵围墙,和邻居起争执,心里忿忿不平,就捎信给在京城做官的父亲,希望父亲用官府的权势把墙争过来,他的父亲很明理,回了儿子一首诗:

「万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为了一堵墙而起争执,真是何苦?让人家几尺不就太平了吗?你看看万里长城至今还在,可是当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里呢?你争,跟人家斗气,百年过后什么是你的?不都灰飞烟灭,枯冢一堆了吗?从这首诗里,我们能不能领悟四大皆空?能不能在面对社会、物质一切时,观境自在?观我自在?观物自在?观心自在?观人自在呢?能!莽莽人间就不必再作什么计较争吵了!只看自己心田清不清净,任它八方冷语与暗箭!

22.若逢知己宜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唐.布袋)

我们做人处事,有时会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时也会遇到怨恨计较的冤家对头。「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个限度,如友谊的尊重、不共金钱的来往。固然朋友有通财之义,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错,钱财往往成为反目成仇的导火线,多年友情毁于旦夕,只因一时逾越本分,实在可惜!

「纵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过于计较,不必强人同己,要有容纳不同意见观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可以激发我们精进修行。

因此,真正有为的人,做事要做难做之事,处人要处难处之人,最好能有「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的修养。寒山大士曾问拾得禅师说:「如有人辱我、骂我、欺我、谤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恶我,我应如何?」

拾得禅师回答他:「你忍他、由他、耐他、让他、不理他,且过几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们与人相处,不必太斤斤计较,不要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亲人眷属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间太平无事,最好彼此有忍让的胸襟气度,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23.趋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急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唐.布袋)

唐朝布袋和尚相传就是现在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的示现,他常常行脚云游世间,看到世人懵懵懂懂,忙来忙去,有的为生活忙,有的为儿女忙,有的为职业忙,也有不少人为了理想、为了慈悲而忙。

我们站在火车站前,看那些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潮,除了少部分是为人、为公而忙,大部分都是为名与利奔忙,真正是「趋利求名空自忙」,一个个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就是财迷心窍,其实为名也好,为利也好,都像蜜蜂采蜜,最后空忙一场。人如果一心只是求名求利,倒也罢了!怕的是在求名求利的同时,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为了贪财、贪名不择手段的害人,那就罪过了。

「利名二字陷人坑」,一不小心掉进了名利的深坑,就无法超拔。很多人在没有钱时,一直追求金钱,枉费多少时间。多少辛苦、多少烦恼。一旦有钱了,被钱所害的也不知多少。没有名的时候,百般求名,一旦名成利就,盛名之累所带来的痛苦、束缚、不自由,也是山积海深。

所以,一个修行学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离弃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就像国父孙中山先生说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多多为社会人群服务。

「急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要紧的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把内在的一片真心体会出来,才是一个觉悟的尊者!

24.只个心心心是佛,千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万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唐.布袋)

人人本具自心。人,往往很重视自己的身体,平常要营养,要保健,要美容,要盥洗……,还要照顾衣食住行一切所需,甚至于爱情、知识,反而忽略了自我的真心。没有修心,没有养心,任心在那里造业、妄动,所以说心如盗贼,如猿猴,而有心猿意马的说法。

心如国王能行令,如宝藏容纳财宝,其实真正的心是真心!真心如虚空,是我们的本体,一切现象都从心生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说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我们的心,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堕地狱、饿鬼、畜生。要紧的是,不要让心在生死海里流转,要让它回到自己的老家,证悟自己的真如佛性。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十方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比心更灵的,人人有心,实在是世界上最灵的宝物,不好好照顾使用很可惜。这个心「纵横妙用万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世间上,妻子、儿女、田园、屋宅一切的财富世界,甚至权势名利,都不是自己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是这颗心。人生大限一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有功德受福,没有功德受苦,心将替我们裁判,心是最真实的。

《从容录》中提到韦将军访道玄沙和尚的一段公案。韦将军问玄沙和尚:「有谚:日日用而浑然不知,究竟指什么?」玄沙随手抓一把奉客果子给将军:「将军,你就尽量吃吧!」韦将军边吃边问:「到底何为日日用而浑然不知?」「就像你现在吃果子,就是日日用而浑然不知!」人心日日用,你又何尝知道呢?

25.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唐.寒山)

禅者,非常洒脱自在,像没有系住的舟船一样,东南西北航行,不为人情事物所拘。

过去有两个沙弥,分别住在东、西二寺,每天都到市场买菜,东寺的沙弥较懂禅,有智慧;西寺沙弥比较不懂禅,没有智慧。两个沙弥买菜时,常在路上碰见。西寺沙弥就问东寺沙弥:「你到哪里去呀?」「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西寺沙弥不知如何接下去,回去问他师父,师父一听:「你好笨哦!你不会问他:假如没有风,你要到哪里去?」第二天,两个沙弥又碰上了,西寺沙弥就问:「你今天要到哪里去?」「我的脚走到哪里,就到哪里。」西寺沙弥又不知如何是好,回去一说,他师父就骂他:「你好笨哟!你不会问他:若脚不走,你到什么地方去呢?」第三天,两个沙弥又相遇,西寺沙弥得意洋洋地问:「限!你今天要到哪里去?」「我到市场买菜去!」

东寺沙弥不为时空意念所拘,智慧真是千回百转,各样的话尽皆可以阐妙谛!

「一住寒山万事休」,意思是说:你技高胆大,更要责无父旁贷,不迟疑,不犹豫,一住寒山道场,就要万事放下。「更无杂念挂心头」,既已放下,就不要再计较人间得失、顺逆、好坏,一心一意朝真理的大道走下去!「闲书石壁题诗句」,尽管逍遥自在的画画、写字、作诗,随缘放旷,任运而行。在今天这个种种法律规制,种种束缚的社会里,我们若有古代大德那种「任运还同不系舟」的人生观,该多么自在呀!

26.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唐.寒山)

「千年石上古人踪」,千年古道上,什么是古人走过的痕迹呢?诸佛菩萨是怎样修行得道的?古圣先贤是如何成圣成贤的?

佛教里的古仙人道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先知。古仙人道的「道」,是指勇敢、毅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吃不得苦中苦,怎能成为人上人?古仙人道是发心的,发菩提心,发慈悲心,发般若心,你如果肯发心,就是古仙人道!

「万丈岩前一点空」,万丈悬崖前一片空茫茫,你敢跨步一跃吗?你能把虚空粉碎看成归宿吗?如果你不了解空的真谛,以为往下跳就失去一切,那多可怕?实际上,空如虚空,你能无惧于那一点空,才能拥有万有:空又如大火炬,能烧毁我们的妄想执着,如果不怕这大火炬,让它光明普照,人生还会有什么问题?

「明月照时常皎洁」,月亮出来,黑暗退隐,就像你自心一明,自性的光辉映现,无明即退失。我们心里的明月照耀起来,一灯除诸暗,到那时黑暗、是非、烦恼都会离我们远去了。

「不劳寻讨问西东」,能把自性里明朗的般若光显现,你就不会去计较、分别,凡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踏着圣贤的脚步勇往直前,还怕走不到生命的究竟净土吗?

27.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早上看花开,一时缤纷,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红花雕谢了,美景不再,空余一树枯枝。花开花谢,可以悟到人生的无常;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有无常,才有进步!

如果人生不是无常,我们凡夫就永远是凡夫了,因为有无常,我们才有成佛的可能。无常,对我们来说,充满希望,而非充满绝望。

过去有一个秀才,清明节回老家祭拜祖坟,偶然在村庄上遇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内心非常喜欢,又不好意思直接表达出来。第二年清明,他又回乡扫墓,希望在村庄上重新邂逅那位姑娘,可是怎么样都找不到,原来她已香消玉殒了。秀才就很慨叹地作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所以「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年轻时不要以为自己青春美貌又健康,这些都是不可长久依赖的。「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人与花的事理一样,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独有的东西,一切都要仰赖因缘才能存在。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此我们要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因缘,这是非常重要的。

28.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唐.龙牙)

「粉壁朱门事甚繁」,我们看到粉刷过的墙壁、朱红色的大门,多为豪门巨富所居,以为他们身心安适,事实上他们并不安闲,有时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连觉都睡不安然。「高墙大户内如山」,看到有钱人高筑的围墙,值得羡慕吗?高墙大户里,人我是非、权势争夺、贡高我慢,如山一样层出不绝的阻碍着,生活并不是很平坦,很顺利的。

「莫言山林无休士」,不要说深山僻林里没有隐者,没有凡事看开不计较,万事都能放下的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人到了无心的境界,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不患得患失,就像无门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自然是「处处闲」了。

人,真能闲得下来吗?有的人能忙不能闲,闲下来就很难过;有的人能闲不能忙,没有事时安然自在,事情一来就受不了,其实这都偏于一边。一个人要能忙能闲,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大能小,能进能退,能有能无,能苦能乐,无所不能,那就是无心了!一旦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在世间上,不管功名富贵也好,为人服务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闲。无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得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9.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唐.龙牙)

「学道先须且学贫」,我们修行,要忧道不忧贫,先学习安贫乐道,因为富贵学道难。譬如说:你现在中了彩券,有一千万、二十万彩金,甚至几百条黄金放在家里,你能安心打坐、安心念佛吗?没有道行的人,金钱是迷障,徒然扰乱自己。真正的学道人,先学贫穷,金钱少,挂碍就少;金钱多,挂碍必多。

越是富贵的有钱人,越常被金钱左右,他们不是在使用钱,而是被钱财奴役心情,成为金钱的奴隶!

一个人如果能安贫乐道,「学贫贫后道方亲」,才懂得在贫穷里不屈不辱。

香岩禅师说:「去年贫未是贫,去年贫尚有立锥之地;今年贫,立锥之地也无。」虽然连立锥地都无,但他有无相无边的法界,拥有万妙宇宙。不要以为有钱可以办一切事,钱有时也是造孽的根源,钱本身虽然没有什么善恶是非,一旦运用不当,就是是非,就会造业。

「一朝体得成贫道」,很多学道的出家人,有时谦虚自称:我是贫道、贫僧。他真的是贫穷的出家人吗?真是一无所有的修道者吗?其实不是,他在清素里已拥有了无穷的宝藏。你能体会到自己也是一个贫道吗?

「道用还如贫底人」,世间没有一个贫穷的人。你有道,眼睛闭起来,世界便在心中,心里的法界,心里的宝藏,心里的安乐,心里的愉快是千金难买的呀!所以学道的人不要怕穷,只要有道!希望今天的社会大众,不要只去追求金钱,要树立自己的道,这是非常要紧的!

30.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唐.龙牙)

这一首诗偈是龙牙禅师修行自在的写照。

「木食草衣心似月」,我虽然以花木水果为食,以树木草皮为衣,但是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一生无念复无涯」,我一生不妄求、不计较、不执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念便安闲。所以龙牙禅师参禅悟道以后,就过着木食草衣逍遥自在的生活。一般人百般计较,又要锦衣美食,又要名闻利养,但对一个修道者而言,木食草衣比锦衣美食更庄严、更美好!

我们住在五欲六尘里,烦恼痴迷;天人居住在庄严的宫殿里,享受欲乐;二乘人居住在清净无为里,佛的法身居住在虚空无住中,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人若问居何处」,若人问我住在哪里,「绿水青山是我家」。这是一个比喻,有的人过去住在染污的地方,现在搬到清凉净土;过去住在执着里,现在住在无我里;过去住在烦恼里,现在住在菩提里;过去住在动乱里,现在迁住安静里。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究竟住在哪里?

身心若居住在人我里,一旦人我不在了,怎么办?若居住在是非上,是是非非怎能安乐?如果有人问你居住何处?你最好说:我住在菩提里,住在清净里,住在无我里,住在无为里。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住在哪里?居处在无所不住之处。太阳住在虚空中,看似没有依靠,然而虚空就是它的家,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3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宋.性空妙普)

「学道犹如守禁城」,一个人求学也好,办事也好,修行也好,如同卫兵守城池一样,不分昼夜警戒,时时刻刻警惕,随时防范敌人的侵犯。

「昼防六贼夜惺惺」,人的身体,佛法譬喻为一个村庄,叫做空聚落。这个村庄没有主人,反而住有六个盗贼,整天在我们人体的村庄中扰乱,使我们不得安宁。

六个盗贼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心。眼睛常常观赏美色,耳朵欢喜听美音,鼻子爱闻香嗅臭,身体嗜好舒适柔软的感觉,舌头贪尝好滋味,心灵也迷恋着世间花花绿绿的享受。眼、耳、鼻、舌、身、心时时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接触,一个把持不住,就里应外合地扰乱我们身心。我们要怎么样来保护自己的城池,固守人体的村庄呢?最要紧的是将我们的主人翁叫醒,主人翁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真如佛性。

「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军令能行,将帅才能平乱致胜;持心也是修行的关键。我们常抱怨别人不听我们的话,其实自己又何尝听自己的话呢?心想不贪不瞋,做出来还是贪瞋,最不听话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所以,要增强内心的力量,让眼、耳、鼻、舌、身听从内心的指示,当看则看,当听则听,当说别说,当行则行。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坚持、自我规画,将一切动念意志,依八正道的人生观生活。能战胜自己的心,就能战胜一切!

32.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宋.法演)

一个孩童指着山前的一片田地,问祖父:「这块田是谁的?为什么没有人耕种呢?」

祖父说:「这块好田地呐!多少人喜爱它,希望耕耘它,但是几度买来卖去、卖来买去的,一直不停地换主人,反而不能好好播种耕耘了。」

浮华世界里什么东西是我们的?不错,房屋田产是我们的,但你卖给我,我转售给他,他又卖给人,卖来卖去,地产究竟是谁的?真是「几度卖来还自买」。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平常总是百般爱护,加意保健,但百年之后,身腐骨灰灭,身体也不是我们的,连沧海桑田、桑田沧海的世界也都不是究竟的。

因此,你计较,你贪心,到最后仍然是一无所有。要紧的是「为怜松竹引清风」,要把我们的心回归到大自然,与虚空相应;让我们的心像松树一样万年长青,像竹子般坚毅不拔,与明月清风常在。果能如此,我们必能和佛道、其理融在一起,幸福的日子就可以和我们永远同在。

我们平常的生活里面,总是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但我们应该明白山有棱,水有涯,一个人再怎样的富有,也不能百年常保,「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又能几何?」今天的荣华,明日尽成浮云;眼前的恩爱,随着春柳夏荷深长,又在秋风冬雪里飘失,什么是永世不灭的光?什么是千年不雕的情?草草人生,真当深思!

33.月白风清凉夜何,静中思动意差讹;云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磨。(宋.瞎堂慧远)

「月白风清凉夜何」,我们本来过着安乐的生活,就如月白风清般地美好,只因一念不觉,一念差错,就走岔了正路。好象这件事未完又想做那件事,做了那事又改变主意另起炉灶,守不住工作岗位,没有恒心,真所谓「此山望尽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

「静中思动意差讹」,有时人太静了,就想动;太劳动了,又想静。在动静之间、忙间之间、来去之间、得失之间,永远没一个安身立命处。如果能够做到动静一如、来去一如、有无一如、得失一如,就是中道平等的生活,是非常美妙的。

「云山巢顶芦穿膝」,是形容佛陀当初修行时,鹊巢灌顶、麻木充饥的情形。佛陀如如不动禅坐时,鸟以为是静物,便在他头上做了窝;身旁的芦苇日日长,竟从佛陀的膝盖下蔓延出来,这是何等定静的工夫!

佛陀因为能这样安住不妄动,所以进入禅定中绝对的寂静大自在,与宇宙真理打成一片而悟道。我们要效法佛陀的定力,要安于位,安于工作,不要有地位大小的歧见。工作是神圣的,服务是伟大的,不管是开计程车或是在餐厅端盘子,只要肯尽心奉献,肯为人服务,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自私自利踩着别人往上爬的是懦夫,能为人牺牲奉献才是伟大!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要耐烦、耐苦,念念安住,任它「铁杵成针石上磨」,我自决心作妙高峰顶第一人!

34.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宋.白云守端)

「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苍蝇喜欢往光亮的地方飞去,如果窗上糊纸,隔了一层纸飞不出去,他就在那里一直钻,左上右下的找路,实在万分辛苦!

「忽然撞着来时路」,找到当初飞进来的洞,一下子就飞出去了。「始觉平生被眼瞒」,这才知道原来是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以为看到光就是出路,怪不得飞来飞去自冤枉。人生的来时路,是依靠内在的工夫、智慧才能找到的。

唐朝芙蓉山的古灵禅师,曾向百丈禅师学道,开悟后,回到故乡,剃度的师父还没有开悟,他就常常在语言中启发师父。有一次,师父看经时,窗户上有一只苍蝇正在盲飞乱撞,他就自言自语:「世间如许广阔,你不肯飞出去,只撞着这张纸做什么呢?」师父放下手中经典,望着古灵禅师,古灵又说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言语中一再暗示师父:你为什么不从心地上用功夫?不去明心见性呢?要找寻真正的自己,光在经典文字上分别、求知有什么用?经典文字怎么能悟道呢?心才能悟道呀!

师父听不懂古灵禅师的话,就放下经典问:「难道你已经得到消息了吗?」古灵禅师就回答:「弟子在百丈禅师处,已得到一个息处了。」师父就请他登座说法,古灵禅师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百千法门只在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我们不要汲汲向身外追求佛法,要向内心开采无限宝藏。百千法门只在我们方寸之间;多似恒河沙的功德,在我们心的源头就可以找到呀!

3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慧开)

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写的,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的百花开了,秋天的月亮特别皎洁,夏天吹拂着徐徐凉风,冬天飘着皑皑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在现实生活里,经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们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

人并不是拥有良田千顷、广厦千间就能快乐满足的,真正的快乐是:心里有智慧,没有挂碍!一个人即使钱财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挂碍,有人我的是非,有名闻利养的百般计较,家事、国事、心事太多,心理压力就太重。钱财越多,名位越高,徒然越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学生功课压力太大,他会受不了;一个公务员的事务太忙,也会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要学习举重若轻的心胸,减少心上的压力,才能轻松自在,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所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爱我,子女孝顺我,朋友对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会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真是「心中无事一床宽,眼内有沙三界窄」。

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36.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宋.天童正觉)

「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过去一些禅师,到处参访学道时,师父并没有跟他们讲说什么佛法,总是叫他们先去劳动服务。像天皇道悟禅师,每遇学僧来向他求道,他就吩咐对方。「扫地去!」「洗碗去!」很多学僧不明白禅师的教化,为什么我来参学,不教我禅法真理,只叫我做些琐碎工作?因此有位弟子就向禅师告辞他去。

天皇问:「为什么要走?我这里也很好呀!」

「师父从来不向我讲佛法,我只好他去求法。」

「你太冤枉我了,你每天端茶来,我就喝;添饭来,我就吃;你对我合掌,我向你点头;我无时无刻都在跟你说法呀!」

又有一位随侍鸟窠禅师出家十六年的弟子,有一天向鸟窠禅师告假,想到别处去参学佛法。鸟窠禅师说:「学佛法何必他去,我这里也有呀!」

「十六年来我都不曾听您讲说佛法,您的佛法在哪里?」

鸟窠禅师随手在衣服上抓起一撮布毛,举起来说:「这不就是佛法吗?」随侍弟子就这样豁然得道了。

这一撮布毛不是随便一抓便得,而是十六年苦行累积的生命经验。

「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现代的一些年轻人,最大的通病是没有恒心、毅力,不耐烦,学道经不起考验。道,在平常心里面,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强调,也不求速成,只要你有恒心,多多慈悲感恩地参禅学道,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面前。

37.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冢中尘;余今八十有三岁,自作诗歌送此身。(宋.宗渊)

宗渊法师自己预知死亡时至,觉得何必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后,劳累人家来读祭文、开吊、送葬?何不自己作首诗歌送自己呢?就写下了这首偈语。

「举世应无百岁人」,普天之下,一百岁以上的人瑞很少。杜甫〈曲江〉诗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能有七十以上的年岁,自古以来便不多,但有七十岁的光阴并不表示都是实有,因此有人认为七十年的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只有中间五十年,倒有一半在睡梦中过了。人生只有短短数十年寒暑,扣去吃饭、盥洗、拉屎、屙尿,剩下来的人生有多少?算一算真是人生苦短!

「百年终作冢中尘」,就算终于活到一百岁,百年后还是要死的。汉光武帝刘秀与严子陵非常要好,严子陵比刘秀聪明、能干,最后却是刘秀称心如意做皇帝,所谓「娶妻当得阴丽华,为官当做执金吾」,十几年后,刘秀往生了,严子陵到坟上祭吊,说:「爱情上是你胜利,我失败;政治上也是你胜利,我失败。但是不管胜利也好,失败也好,我们都会长眠坟墓,一去不回。」世间上的荣华富贵带不走,万千宠爱带不走,唯有业识随身不灭。及时行善修善业,才是重要的。

「余今八十有三岁,自作诗歌送此身」,我今年已八十三岁了,自己作了这首诗?送我自己,免得劳烦世人为我送终。宗渊禅师的洒脱、风趣,以及对生死看破、放下,真是何等的自在与逍遥啊!世间尽管有诸多无奈事,但是在禅者的洒脱、幽默、勘破、逍遥之中,一切都如春波无痕、烟消云散。

3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水面上,阳光、月影、云彩,都一一映现出来。《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意思是说:菩萨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挂在毕竟空上,众生心湖里的水,如果清净没尘垢的话,菩提月光就会映现了。如果众生的心地不清净,人品污秽,光明就不会显现,佛性就不会现前。

「问渠哪能清如许」,修道者的心湖怎会那么清净呢?因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样,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被烦恼无明的风掀起了波浪,污染了清净水性。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真如自性心海,本来就是清净的。「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如树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净,不断把活泼的清净水流出来,塘水就可以永保清净。什么是我们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慧;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净,心中的菩提,心中的忏悔,心中的惭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禅定!假如你心中能恒常不断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净、菩提、忏悔、禅定、信仰……你的心海就会非常清净、美妙了。自然能「天光云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气度。

39.几年鏖战历沙场,汗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烟今已熄,踏花归去马蹄香。(宋.浙翁如琰)

这首偈语,形容修道人与烦恼作战,克服魔障的情形。我们不要以为修道人都是逃避现实,正相反,修道人生是非常积极、艰苦的,我们每天都要与内心贪瞋痴的烦恼魔军作战!人,最大、最根本的烦恼就是我执,我执如大元帅,统领了三个军团:第一军团的司令就是贪欲,第二军团的司令是瞋恚,第三军团的司令就是愚痴。贪、瞋、痴三军团下面还有八万四千烦恼魔军,修行人和这些烦恼魔军誓不两立,日日生死鏖战,所以「几年鏖战历沙场」,多少争战下来,如果降服贪念,降服烦恼,当然能成就道业,如果烦恼魔军降服了你,只好流落到红尘是非愚痴的无边苦海中,再去流浪生死了。

修道人如何在心地上降服那些烦恼魔军?要用喜舍心来对治贪欲,用慈悲心来对治瞋恨,用智慧心来对治愚痴,也就是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如果将烦恼魔军一一降服,真是「汗马功高孰可量」,其功德真正不可限量。「四海狼烟今已熄」,禅师们一悟道,心神清明,四海狼烟都平熄,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手不犯杀,口不妄言、两舌、绮语,自然再也不会去造业了。

「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时候就好象回到故乡,寻得人生的归宿,马蹄得得响,一路芬芳清美的落花,连马蹄都含香。悟道以后,连说话都芬芳了,万事万物都美善了,人生忽然天高地迥,心胸如宇宙无极,世间变得如许舒坦。

40.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宋.石屋清珙)

现代社会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着张家是非、李家长短,说这个好,骂那个不好的批评别人,但是就不知道对自己怎样衡量,真有嘴说人,没嘴说自己。

「手携刀尺走诸方」,裁缝师手里拿着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针引线缝衣裳,真个是「线去针来日日忙」。我们虽不是裁缝师,也难免每天为谁辛苦为谁忙?这种忙都是比较上、分别上、自我上的忙,忙来忙去也忙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果我们能如祖师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不分别、不计较、不存爱憎,就比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一有爱憎的心,就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心态,甚至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见,是很可怕的。

「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人都好量别人的长短,量别人的贫富,量别人的贵贱,量别人的美丑,量别人的好坏,量别人的是非,量这量那,嫌贫爱富、攀缘巴结的,就不知道量量自己!两个眼睛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

我们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家宝藏有多少价值,就能够避开很多人生的陷阱。

自家长短你几时量?不妨常常问自己!

下一篇:星云大师《禅定的开示》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