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素食文化传播网》97Su.Net

大安法师:福德护佑不死,佛力更超福德力

我们看印祖文钞,当时讲一个小例子,这小例子虽然小,小可以喻大呀!说当时有个居士跟印祖讲了当地发生的一个车祸,那个车祸呢,是那个司机不谨慎开车,全部的人都栽到那个山下的湖里面去了。汽车下去的时候,乘客包括司机四十多个人全都死了;但是唯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

大安法师:净土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生平事迹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安徽泗州(一说山东临淄)人,年少出家。纵观大师一生德业,概述有二:(1)归心净土,勤笃苦行善导大师出家后,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净土变相与《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习..

印光大师:通宗通教之士对净土法门漠然置之的原因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出。一切菩萨,及菩萨上求下化称性所修之道,皆从此入。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虽随机设教,种种不一。求其若圣若凡,上中下根,乃至逆恶之流,同于现..

大安法师: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昨日听法师说往生极乐世界唯靠阿弥陀佛,任何上师都靠不住。而密宗强调要视师如佛,不知法师如何看待?大安法师答:按照圣言量,我们净土往生这个唯靠阿弥陀佛,千真万..

印光大师:念佛怎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

大安法师: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弟子问道: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答:这个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观念:认为临命终时就怕冤亲债主纠缠,一定要冤亲债主的债务关系了清楚了才能往生;如果有一个还没有了清楚,就会拖后腿往生不了。这个说法好像听过去有道理,..

大安法师:既然唯心净土,为何还要念佛往生?

一些人认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于是就认为不必要靠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也只是自心的化现而已,只要心净则佛土净,所以只须净心,当下就是净土了。这种观点看似美好,其实极其错误。蕅益大师批评这种人是“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

大安法师: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大安法师答:《观经》上品上生章中,开示有三类根机的众生,奉行三种行法。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念佛、法、僧,念戒、..

大安法师: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及方法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

大安法师: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念都很染浊,身口意三业也免不了损人利己,造作了一些恶业。”所以就常常担心:“我都造的业这么多,那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么好的地方,我业障深重,我能去吗?我有资格去吗?阿弥陀佛要我吗?”常常会有这些担心。那..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宝树宝水

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1,钵昙摩华2,拘牟头华3,分陀利华4,杂色光茂,弥覆水上。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问: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何对治这一烦恼?大安法师答:其原因还是生死心不切啊!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今生我们如不能成就往生净土,绝大多数人要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人身难得,如果去了三恶道后,再能得到人身就不知要到什么时..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仅是化城、净土只是中转站?

要义:对于《华严》,对于净土经典,古往今来也有一些著述、注解。这些注解都是文辞繁多,但恰恰这个最核心的义理往往缺失了。最核心的义理就是:凡夫一概可以到达一生补处,以及“一心具足十法界,系念弥陀名号,佛法界现前,念念即佛”的宗旨,乃至于《华严经》一生成..

大安法师: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大安法师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没有..

大安法师:净土宗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生平和思想

生平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枝青莲花很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大师降诞日,青光遍室,散发着芙蓉的芬香。大师相貌庄严,眼碧唇朱,幼时不顽闹,经常含笑端坐,识者都认为大师..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妙法音声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1,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

印光大师:论竖出三界、横超三界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况当此互相斗争,弱肉强食,杀人之法,无奇不有,而复种种天灾,频相见告之时乎。有智识者,因兹提倡净土法门,以期一切同伦,同得出此三界,登彼九莲也。若论竖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烦惑稍有未尽,..

大安法师:净土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佛学思想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有特色,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怀;在理论上,继承昙鸾、道绰二大师的净土思想,并丰富发展为一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理论体系,澄清了诸多净土理论上的迷误,为净宗在中国的弘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兹分述如下:(1)信心诠释,深得佛心。大..

大安法师:九品往生的种性

对三辈九品往生者的种性,隋唐时的注经家,大多以通途教理作为判释的标准,认为上辈三品是菩萨圣众所生,中辈中上品是小乘圣众所生,下辈三品是大乘始学凡夫所生。如是上辈与中辈往生凡夫绝分。善导大师指陈这种判释的错谬,提出三辈九品均系凡夫种性的论点。针对以前诸..

大安法师:释尊不说念佛法门万古永同长夜

原文此之妙法,若如来曾不闻宣,则万古永同长夜,终无有人念佛求生,故叹其难信者。见不信者之自弃,能信者之有缘,令一切众生悲伤绝分,而欣幸得闻故。今之信净土者,皆因佛说而发起也。虽今不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译文念佛往生净土的妙..

印光大师:怎样更好念佛?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罪苦众生。是不是越恶越光荣,越恶越容易往生呢?大安法师答:这有点奇谈怪论了。首先净土法门是平等普摄一切众生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上中下三种根性的众生都是净土法门的当机者,不是偏在哪一种。“恶人当机..

大安法师:往生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摘自《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称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宝楼池流

其讲堂精舍1,宫殿楼观2,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3,覆盖其上。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皆各一等。八功德水4,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

大安法师:净土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生平事迹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杭。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当坐死罪,押赴市曹处斩。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

印光大师: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以下凡信愿念佛,即可带业往生。上圣若肯回向,速得圆成觉道。仗佛慈力,与唯仗自力,其难易固日劫相倍。天亲菩萨广造诸论,宏阐佛乘。复宗无量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问: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针对十方无量根机的众生而发的,里面有摄凡夫众生的愿,也有摄他方世界菩萨的愿。而摄受众生往生的愿,便集中在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中。对这三愿,自..

大安法师: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大安法师答: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宁静的时候,还能有观照的这样一个观力,也就是惺惺,心很清醒。同样,你在观的时候,也还能有..

大安法师:净土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生平事迹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大历二年..

印光大师:仗自力了生死难,仗佛力了生死易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断惑证真..

大安法师:净土宗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生平事迹

生平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离开四川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湖南省衡山县西南),从通相律师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大师前往谒见,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

印光大师:当以何为荣?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著,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视若幻化,素位而行,自适其适。其淫移屈怨之情念,毕竟不生,庶几与莲相似,荣何如之。再进而论之,一切诸法,悉属生灭。勿道世间富贵尊崇,不足为荣,即令得作天帝,乃至上生非非想天,亦不..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由是而行,庶可不负此生矣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可不负此生矣。」•摘自《印..

大安法师:净土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于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大师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灵明妙心为万法之本源,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后世诸宗渐融趋归净..

大安法师:净土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佛学思想

法照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会念佛的理念中。五会念佛以《无量寿经》作理论基础。经云:“(诸宝树)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大师传示的五会念佛法是: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

印光大师:于净土法门信不及者,请质之普贤菩萨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然众生轮转生死,久经长劫,惑业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于一生取办,实乏其人。..

印光大师: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普令众生缘念于佛

念佛法门,其来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不随三乘之缘,便随六道之缘,不随人天之缘,便随三途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

印光大师:戒定慧三,名为药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名为阿伽陀药

大觉世尊,名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所用之药,其数无量。戒定慧三,摄尽无遗。以故此三,名为药王。若能服之,即凡成圣。然药虽美妙,修合实难。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名为阿伽陀药,万病总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上中下三根,即生皆出苦轮。戒定慧三..

四下 四、布施应有的态度

四下四布施应有的态度印度王舍城里,有个八岁的女孩子,名叫妙慧,不但长得美丽,而且非常聪明。有一天,她上灵鹫山,拜见佛陀,提出十个大问题,佛陀一个个地替她解答。其中第二个,她问的是:“佛陀!怎样才能获得富裕?”“发心布施,就会获得富裕。”佛陀答道:“但是..

大安法师: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大安法师答: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目的是什么?是生起我们的信愿。如果你的信愿还不是太具足,可以多看点佛经,知道一些理路。如果信心逐步增上了,还是要以念佛为..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

时。大典尊还诣七王白言。大王。唯愿垂神善理国事。今我意欲出家离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亲于梵童子闻说臭秽。心甚恶之。若在家者。无由得除。彼时。七王即自念言。凡婆罗门多贪财宝。我今宁可大开库藏。恣其所须。使不出家。时。七国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设有所..

印光大师:何能以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众生?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一切念佛众生乎。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见,推测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灭。一月丽天,万川影现,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

第三集

普贤行愿品2011年元月昆明开示第三集海云继梦和上今天要跟大家谈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一大愿里面的经文,他分两个部分要谈,一个是从宏观的谈,从第一大愿到第四大愿当中,他的经文结构,跟七、八、九,这个第五、第六、第七的经文结构,跟八、九、十的经文结构有什么不同。..

印光大师:关于《观无量寿佛经》的开示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从兹..

净土探微-第八章

第二节昙鸾与净影慧远昙鸾与净影慧远没有被后代推为净土宗的祖师,然而昙鸾所主张他力本愿说,净影慧远对净土的分类,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及宏扬都有重大的贡献。故将二位大师的事迹略述于下。昙鸾(476-542年)姓氏不详,雁门(山西代县)人,一说并州汝(山西太原)人。家近五台..

大安法师: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净土法门它强调的是专修,是一门深入,是一向专念。跟这个专修、一向专念相对立的就是杂修、夹杂。那么这个夹杂是来自于我们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的..

《净土三经》之无量寿经

《净土三经》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是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西方净土思想是依据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说《无量寿经》、王舍城所说《观无量寿经》、只树给孤独园所说《阿弥陀经》等三经而来,因此,以上三经称为净土三经。其中,《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及极乐..

印光大师: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

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钜。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于平时令彼..

没有异端

没有异端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

大安法师:净土宗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佛学思想

莲池大师生于法道式微的明代末年,以自己的真修实学,重振莲风,其净土思想别成一格,三百余年,流韵犹在,兹概述有三:(1)单提净土,融汇各宗大师是自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集大成者,主倡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

功德源源赓续的回向诀窍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A.若何让功德源源赓续享用不完?回向功德有两个要点,依照这两个要点如理回向,就可以让你的功德源源享用不完。第一个要点是,虽然你自己累积的功德很小,但回向的时刻,可以回向你在以前、现在、未来三世所累积的功德,以及一切诸佛、菩萨、众生三世..

披露本相,佛说为啥人经常做蠢事?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经介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赡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法和喻来立它的名字。“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喻。“般若”:就是聪明。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以文字般若而生出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来契合本体的实相般若。这个般若..

犯邪淫后若何令邪淫的果报变小或消除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摘自:《处死念处经》卷第一【又修行者。心坎思惟。随顺处死。观察法行。云何邪淫。此邪淫人。若于自妻。非道而行。或于他妻。道非道行。若于他作。心生随喜。若设方便。强教他作。是名邪淫。云何邪淫得果报少。若邪淫已专心懊悔不随喜他。遮他邪淫。..

在家众学佛应知寺规礼仪五十条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1.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注:正如百年参天大树,起因一粒渺小种子而来,因小果大。)2.不得摘取寺庙内之生果、花草、树木。3.入佛堂不得穿拖鞋、皮鞋,不得抽烟、嚼物。4.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5.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垂头..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所折伏。(二)得佛所摄,指为诸佛所摄受而不舍弃。(三)为非人所护,非人,指鬼神之类。谓于一切时处,为鬼神之类所戍卫。(四)闻法不..

佛陀规语:死活轮回是若何形成的?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经典介绍】《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宣说戒律为常住真心所显现,传播鼓吹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惟,是佛临涅槃前的最终教诲。众生因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所以流转死活轮回【佛..

大悲咒中一共出现了14次“娑婆诃”,你知道为什么吗?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一、成就:你念这个咒,一切所求、所愿望的工作,都邑成就。不成就,就是你没有诚恳;若有诚恳,就会有成就。你对这个咒稍微有一点点不信心,将信将疑的,就不会成就;必须要有真信心,就会有成就。二、吉祥:你诵这个咒,一切不吉祥的工作都邑吉祥,然..

精进十种利益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所折伏。(二)得佛所摄,指为诸佛所摄受而不舍弃。(三)为非人所护,非人,指鬼神之类。谓于一切时处,为鬼神之类所戍卫。(四)闻法不..

楞严经所隐含的血泪故事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的时刻,他的盛名已经传来。公元五八○年的时刻,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据说我们东土有位号称小释迦的智者大师,于是前来拜访,相见之后交流得很融洽,双方都很高兴。这位印度僧人告诉智者大师,止观中三种观照的概念和印度的..

皈依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皈依是皈投、依靠之意,受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真正的皈依是从心坎生起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发愿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随意马虎放弃誓言,有了这样的信心今后,还要在上师面前按照皈依仪轨,如法受持皈依戒体、严守戒律。这才..

佛教丛林说话规范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一、佛门称谓二、应对进退三、警策格言四、佛语典故五、手札礼仪六、应用文件前言说话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调和,人生旅途平顺多彩;表达欠妥,则轻易引起误会和纷争,伤人又晦气己。其实,中国原为礼义之邦,在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之下,..

阴德、阳德、功德、福德,您懂得若干?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阴德阳德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德积不住。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德,阴德后面的福报大,积得久。不要怕..

《2016年佛教节日表》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阳历/农历佛教节日名称1月10日(阴历腊月初一)净宗四祖法照法师圆寂日1月17日(阴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佛图澄圆寂1月26日(阴历腊月十七)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紫柏真可圆寂1月27日(阴历腊月十八)太虚大师诞辰日2月1日(阴历腊月二十三..

天人寿命有多长?远远跨越你想象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天人寿命有多长?天上一日地上千年?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神、天仙,他们是长生不死的吗?假如不是,寿命又是多长呢?我们常说的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总称。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天界总计有二十八层天。欲界六天:即为四天..

六斋日天神伺察善恶,每持一戒有五善神守护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说四天王经一卷宋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学生。慎尔心念无爱六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以四等心伺候所生。晨入尊庙稽首悔过。朝禀暮诵思经妙义。以佛重戒治心秽病。斋肃静处数息禅定。反流..

佛教中的“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合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圣严法师:佛教中的“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合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密宗教法自力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假如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

什么是佛?佛像的意思?磕头的意思?烧香的意思?读经的目的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1、什么是佛?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年高德劭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满聪明的人。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

不要钱的法布施功德最大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下世中若有善须眉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赡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甚至一毛一尘……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胜妙乐。”《大乘显识经卷上》云:“尔时于彼佛法之中削发生发火比丘。名曰法髻。..

佛教提倡放生的经典依据,如何放生才如法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死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假如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一..

十二大愿救众生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药师如来在以前世行菩萨道时,所发之十二大愿。(又称十二上愿)作者: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来源:《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经云: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曼殊室利。彼佛世尊、从..

佛教的十法界观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合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器械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的器械亦叫做法。所以以法为界,纵横含摄,大而无外,就不合那有形限地域的世界了。世界在佛经里分有两类,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

四书五经名句集锦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从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

何为三界何为六道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三界梵语trayodha^tavah!,巴利语tissodha^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更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死活轮回等生计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死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跨越万善万行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跨越万善万行。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这是佛法的通途,人人都这么讲。为什么这里又讲“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呢?这是从教理上来说明,别的,也从往生的功效来说明。尤其是站在净土门之内,就往生来讲..

持咒常识与留意事项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持咒的方法及回向摘录《解惑录一》耕云师长教师讲述。问:持咒若何持才是准确?要不要回向?答:持咒可以消业障,启发心坎的光明,咒又叫总持,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浓缩成几个字,是佛法的总纲。持咒方法,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识的神秘,佛法是超..

《道德经》,中华民族的的圣经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老子是世界上古圣之中,独一留下文字着作的人,《道德经》不只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更是扞卫调和世界的无形长城。《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它大而无外,细而无内,字字珠玑,对人、对事、治身、治世都大有可用,是以《道德经》可以说它既..

佛陀在《善生经》讲若何教导子女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导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准确的处世事理;三是关心爱护子女;四是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五是为子女供给正常的物质前提,知足他们的正常要求。现代社会若何教导子女..

学佛就是学做人及四点真理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学佛就是学做人,学做一个大好人,学做一个明白人。儒家教人“止于至善”,佛法确实把这一句话圆圆满满的做到了。至善是善达到极处,达到究竟圆满处,这称之为至善。要如何才能做到?儒、佛都有一套方法,而这个方法的基本,可以说完全相同。在儒家教..

六忍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这个‘忍’有‘六忍’,今天我们谈谈这‘六忍’。对于我们生活一切还都有关系。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工作,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各种的这些工作。但我们要如何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

佛说精神贫穷者身处天堂也不会知足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经介绍】《佛遗教经》别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是佛陀释迦牟尼平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佛将入涅槃前对众学生语重心长的耳提面命,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人缘。《佛遗教经》倍受历代僧..

四大天王是咋选拔的?佛说与不邪淫有关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不邪淫名四天王天【经典原文】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所有这一切的世间人,他不求常住在世..

佛经经典名句:401句(下)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201.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进;但为除一切习惯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死活此生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乐故,而..

佛说被别人夸奖时应该有这种心态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经典原文】若..

《论语》十则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第一则: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正人乎?”(《学而》)孔子说:进修师长教师传授过的常识并时常温习,不也异常愉快吗?有志同志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与你做同伙,不也异常快乐吗?别人不懂..

《金刚经》全文现代译文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这个异常值得人人阅读的,《金刚经》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经典之说,而且感应极强,有慧根的同伙很可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悟到很多有用的事理,现在送上《金刚经》译文,对于不善古文的同伙是极大的喜讯!阿弥陀佛!第一品法会起因分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普贤菩萨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

佛教小常识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是梵文Buhhda(佛陀)的简称,意为聪明、觉悟,是究竟圆满的聪明,是十方三世以前、未来无所不知的聪明,是彻底的觉悟,觉悟了宇宙人生一切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法的自觉是正觉。阿罗汉是正觉(烦恼断尽了)。菩萨是正等正觉,自行化他(是一切..

佛说情欲恬澹者转生后能生在这层天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于己妻房淫爱微薄名忉利天【经典原文】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世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楞严经》【经文解释】于己妻房:前边是生在四王天的天人,在世时不去到外边去行邪淫,于自己夫妻间这种情欲..

在家、削发四众学生应该若何修行?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佛说四辈经四辈,是指佛教的四众学生,也就是比丘(削发男众)、比丘尼(削发女众)、优婆塞(在家男居士)、优婆夷(在家女居士),由经题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佛经是佛陀对四众学生的教导。以下是在家信众的部分。【佛言:“若有须眉心志系道,不能削发者,..

受屈无争雅量容人终获善报

护持学佛网汉朝时,有一小我姓钟名离牧,字子干,是会稽那地方的人。他年轻时,住在永兴(今浙江肃山县南方),亲自耕种二十多亩田地。当田里的稻子成熟时,有人来冒认领走,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夺,完全让给对方。县官知道这件事,就把那个冒认稻子的人捉了起来,要用公..

香和臭

护持学佛网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由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佛陀对难陀尊者说道:“难陀!你到鱼铺里去,用手摸一摸铺在鱼上的茅草。”难陀就依照佛陀的话去做,佛陀问道:“难陀!你嗅嗅你的手,看看手上有什么气味?”“佛陀!腥臭难闻!”难陀闻后回答。佛陀说..

劝世人戒食牛肉,死后复生获延寿

护持学佛网吴郡某司理忽然死去,一个晚上后又醒来了,急切地呼叫召唤家人,赶紧请太守及其部属来。太守一到,司理立时跪在地上,说:“我到阴司,乞求饶命,开始冥官不准许,后来说:‘你能够劝千人不吃牛肉吗?’限日三天。是以,今天侥幸再生,假如各位不为我遍劝庶民..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与四种无作妙德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观世音菩萨对佛言】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宣化上人讲解】世尊,我以反闻入流内熏,熏起本觉智光,再回光返照,来照能闻之自性,照彻心源,获得..

若何解释:地球人越来越多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六道中有两显四不显,两显是指人道和旁生道,四不显是指天道、阿修罗道、鬼道和地狱道。两显的生命形态是物质的,我们可以看见的。四不显的生命形态长短物质的,是常人看不见的。然则有..

若何才能在佛法修行中不为魔所恼?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若何才能在佛法修行中不为魔所恼受持此经将不为魔所恼,反而受魔所赡养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复有欲界诸皇帝色界诸皇帝及净居皇帝。并其家属无..

地藏菩萨超度心咒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地藏王菩萨超度心咒:嗡哈哈哈温三摩地梭哈诵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之前,须先洗面,洗手漱口。然后上香、献花、供水、供果。至诚恳切,念净口、净身、安地盘真言各三遍,以净三业,而正身心。净口业真言:奄(嗡)、修(速)利(辣)、修(速)利(辣)、摩(麻)..

对人说法要观机,不然可能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复次,善须眉!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死活,离善常识。何等为八?谓彼菩萨宿业人缘生五乱世。有余善根近善常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聪明..

不变应万变

护持学佛网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是以天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

返回顶部